2024年4月23日 星期二

李昆霖& Srdjan Nesic

 

李昆霖

<iframe src="https://www.facebook.com/plugins/post.php?href=https%3A%2F%2Fwww.facebook.com%2Fpermalink.php%3Fstory_fbid%3Dpfbid024T67wAfortWZ5yNhJQeKcAiViKn6aqUY8qB4NBcAHWGTCPgJQipi9ravdvW96cwsl%26id%3D100044240625701&show_text=true&width=500&is_preview=true" width="500" height="824" style="border:none;overflow:hidden" scrolling="no" frameborder="0"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autoplay; clipboard-write; encrypted-media; picture-in-picture; web-share"></iframe>




我的教授跟我二十年沒見面了,他想要特地來台灣找我,他想要知道我是如何過生活。所以我想要好好跟他們介紹台灣跟我的生活,希望他可以來至少二個禮拜,於是我刻意放下所有的工作,帶他跟師母還有我們一家人一起六人環島。也替二個孩子請假,因為我知道教授在這二星期可以給予孩子的智慧,是可以遠超過學校所教的。
工作跟生活永遠可以讓你很忙碌,但要察覺什麼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我知道讓我們全家跟教授相處十幾天,會是對我們全家的人生最重要的事。
我們是可以決定讓重要的事情發生的,只要我們願意。
我的書中有提到,他是我認識的人當中最有智慧的人之一,我有很多的個性跟行為上的決定都是來自於他深遠的影響,今天是第二天,就已經從對話中得到太多的人生智慧,我擔心沒有記錄下來,時間一久也就會忘了。 於是在清晨突然驚醒,想把這二天的養分紀錄下來,打字的同時給自己再重新消化,並且也分享善知識給大家。
我們從台北開車到太魯閣晶英酒店這段路上,有滿滿四小時的含金量很高的內容,沒有收錄成podcast有點可惜,但我盡量回憶。內容很多元,話題會跳來跳去,而現在是半夜一點寫到三點多了,所以我回想到什麼就寫什麼。段落跟段落之間沒有接得很順,請大家多多包涵
我們的環島從桃園機場開始,所以前晚我人生首次從高雄開車到桃園機場接機,去台北的途中,我就已經對他跟師母表白:
「對我來說,你們就像是我的爸爸媽媽一樣,我的賽爾維亞的父母,我還記得很清楚,當年我讀博士生時,住在你們家。 看到教授你不管多忙,總是會抽出時間陪四歲的孩子玩,這對我來說是很震撼的畫面。因為我自己的童年是沒有爸爸的,我的爸爸總是太認真工作從來沒空陪我。當你跟我說孩子一直到12歲之前是最需要父母的黃金時期,這句話深深影響了我日後陪伴孩子的方式。 我很慶幸我自己有在這方面也跟你們一樣,很用心的在花時間給孩子們好的影響力。 而這對我們夫妻來說,是最有成就感的事。」
他才剛下飛機,就聽到我在車上這樣真誠的表白,很感動的說:「我通常不輕易落淚,但你這番話讓我感到有點淚水,我很開心我能夠在教育這一塊上是個好榜樣」
「那我的第一個問題來了,你只教我如何成為孩子12歲之前的父母,你跟我說12歲之後,孩子就會漸漸遠離父母,有自己的朋友,因為他們知道朋友才是他們的未來,父母只是過去跟現在。教授,我的二個孩子Savi跟Anna現在也13跟15歲了,光是這次要說服他們二個跟我們一起環島就要花很多力氣了。我從來沒有當過青少年的父母,你可以給我一些建議嗎?」
他們會離開你,你要能接受這一點。但只要你一直在他們身邊,讓他們知道你一直都在,一直都願意給支援,但不要靠得太近,也不要太支配他,給他們空間自己做決定,但要有大量的對話去引導他,讓他以為那些決定是他自己的智慧。大概在22歲左右,他又會回到父母的身邊,跟父母很親。 至少我的孩子就是這樣,花了八~九年的時間才又回到像孩童時期一樣天天會主動找我們講電話聊天
「這中間的八~九年,我兒子約束我一個禮拜只能傳送一次簡訊給他。這對我來說很挫折,但我不輕易放棄。 當父母的真的要堅持下去,要用各種柔性的方法吸引孩子回家,像是煮他喜歡的食物來吸引他回家吃飯。 主動去了解他的朋友,這樣可以有更多話題。甚至是成為他女朋友的媽媽的閨蜜,還可以二個家庭一起約出去玩」 師母補充
所以當他第一次失戀時,他就會主動想要回家,跟我深聊了好幾個小時,那時他就會知道,原來家是永遠的後盾」
我聽了很感動,我不知道原來還有22歲會回巢這件事。 原來只要用心,孩子是會感受到父母的支持是真的。
===========第二個話題=====
「Savi,你知不知道你接下來想當什麼,或是選什麼主修?」 教授主動問兒子
「我還不知道,但我每個科目都表現的還不錯」
「還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是很正常的,人生就像是個馬拉松,你在沿路上會看到很多實際的小目標,如果有興趣的話,就去嘗試。 重點是讓自己不斷的嘗試這些新的機會點。 像是你很喜歡某個科系,但你的學校卻無法選修的話,那也是不切實際,所以把生命中能遇到的實際小目標給完成。把這些小小里程碑給慢慢累積起來,這些累積會成為你的一部份,你就會慢慢了解你自己是什麼樣的人,總有一天會知道自己想做什麼的。
不要太早就把自己聚焦在想要成為什麼,這是最大的風險。
「所以當Novak Djokovic說他七歲就想要成為世界第一,你覺得這樣的理論其實是不切實際的?」
因為教授也是塞爾維亞人,所以我用這樣的例子
「沒錯,這反而是我們不要做的,因為有上千萬的孩子們也曾經都說過這樣很激勵人心的話,但千萬人都失敗了,以統計學來說,這是失敗率最高的教育方式。」
「我見過太多成績優秀高中生跟大學生,他們太早就把自己燒光burn out,到了三十歲左右就覺得累了,感受不到生活的樂趣。 人生是馬拉松,我們要懂得如何配速。 我有一個博士生一畢業就得到蘋果的工作,第一年薪水加股票就有25萬美金,但他在蘋果公司工作了二年就變得很憂鬱,在蘋果公司工作的文化很奇特,你的長官不會主動派工作給你做。 只會給你一個大概的方向,然後一個月會再約你聊,問你做得如何了。所以你會一直處在一個自己給自己的壓力底下。
原本我這個博士生原本是個很開朗有活力的孩子,現在卻看不到笑容。 所以我認為要找到自己興趣是很重要的,要有智慧的過生活。慢慢來,成為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事。」
=======第三個話題========
「教授,你會建議把孩子送去澳洲的大學讀書,還是美國的大學,畢竟你在這二個國家都教過書」
他想了一陣子,我很擔心他會講出我不想要的答案,然後他慢慢的說:「以全面性來考量的話,我會選擇澳洲。」
我聽到後鬆了一口氣,因為我跟小啦也是這樣想的。
他接著說:「美國有很多的好學校,校區就像是個天堂,一切都很完美。 但這些天堂就像各自的小島一樣,而小島跟小島的中間卻也有很多的不是那麼好的地方。 但如果你想要快速變超級有錢,美國是有比較多的機會。
但在澳洲是整體性的平衡,在澳洲你會比較容易感到快樂跟滿足,在澳洲是比較好的成長的地方。
但不管是去哪讀書,我會建議在大四之前都盡量把孩子留在自己的身邊讀書,不要離孩子太遠。 我不認同18歲大一就把孩子送到很遠的地方讀書,因為他們的心智都還沒有真的成熟,送到一個父母無法立刻支援的地方,對孩子來說太苦了。 我會建議你們把Savi跟Anna留在台灣讀完大學再讓他們出國就好。」
「我們是全家打算一起二度移民去澳洲讀大學啦」 我跟教授分享我五十歲之後的人生規劃
「那這樣就可以,千萬不要像美國人那樣,太早把孩子往外推。因為沒有人可以比父母更能夠給孩子們好的影響。 這是我的個人意見」
=========第四個話題,廢核vs綠電========
「Srdjan, 你怎麼看車諾比核災事件(Chernobyl)對社會的影響,我目前在學校正在寫這個報告」 坐車經過宜蘭後,Savi慢慢跟教授熟了,主動問教授問題了。
「Savi我建議你一定要去看Chernobyl這部劇,才四集但非常精彩。 你會快速了解這個悲劇是怎麼發生的。 回答你的問題,這個社會議題可以分短期跟長期的社會影響來看。 短期來看,大家一定會對這些癌症產生恐懼感。 也因為四十年前這個事件,讓全世界興起了廢核的風氣。 但你知道嗎?我在那時期是核能研究員。 我個人覺得真的很可惜,因為如果過去這四十年來,我們人類有把研發的心力放在如何把核能發電的技術做得更安全的話,核能其實是對地球更環保的選擇。
但是因為當時的車諾比核災的那些受難者照片太震撼了,所以大家一股腦的恐懼要廢核。 於是oil&gas industry(油跟天然氣)就興起來補了這個能源空缺。結果我們現在看到的是一個更被污染的地球,過去這三十多年來所造成的累積傷害,其實是遠遠超過核災的。
如果核能發電那麼糟的話,大家怎麼都沒有提到說法國在這過去四十年擁抱核能發電,人家卻是最綠電環保的國家之一呢。
所以我們人都要學會理性的去思考判斷事情的正反面,而不是輕易被洗腦。」
我相信教授這番話有讓Savi留下印象,回到飯店,他開始上網搜尋教授Srdjan Nesic的名字,大喊一聲:「 哇,原來他這麼有名啊!」
「是不是!!我叫你跟我們一起環島,還在那邊心不甘情不願的一直抱怨不想出門只想跟朋友打籃球,要多跟有邏輯性跟批判性思維的人相處,真的會開擴眼界,爸爸就是曾經跟他一起生活了一陣子,我的想法跟教育方式也才會跟一般人不一樣啊。」
=======第五個話題,孩子選修課程,是否要避開那些未來可能會被AI 取代人類的工作,像是會計師,律師?======
=====第六個話題,新的pronoun “They”的性別認同=====
=====第七個話題,孩子被言語霸凌如何巧妙回應======
=====第八個話題,孩子離家後,六十歲的夫妻相處之道=====
因為時間關係,真的寫不完今天在車上聊的這些話題,每個話題都讓我很有學習,這些大標我先紀錄下來,等有空的時間再補上。
難得有這樣的機會跟教授相處十幾天,覺得自己又重新回到當學生的感覺,這次的課程不再是熱能動力學或油管腐蝕化學。而是如何有智慧過快樂生活的課程。如果你們有什麼問題也想問教授的話,請留言,我來幫大家提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