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日 星期三

管教不一定要採用愛的教育,但要避免傷害孩子尊嚴

 


 

許勝勛   布丁


被打的痛會過去,丟臉、沒面子的羞恥感則永遠留在自己心裡面,跟著他長大。在往後的每一次犯錯時,那個聲音就會跑出來責罵、處罰自己,告訴自己我真的不好。


在我的諮商室裡,有一些自我要求甚嚴、自我指責過重的成人個案,童年也曾有過類似的被教養經驗,當他們說起這些經驗時,多數是認同父母的管教,承認自己太調皮、不聽話,受到父母責罰是理所當然的,然而,當我暫時拋開是非對錯的包袱,試著去描述他當時的心情,「頑皮地亂摸東西,被爸爸制止和責備後,在爸爸面前立正站好的他其實是知錯的,但接下來,爸爸在大庭廣眾下要他伸手出來接受處罰時,他不只是怕手掌心會痛而縮手,那眾目睽睽的眼神則帶給他極度羞恥的心痛。」「被打的痛會過去,丟臉、沒面子的羞恥感則永遠留在自己心裡面,跟著他長大。在往後的每一次犯錯時,那個聲音就會跑出來責罵、處罰自己,告訴自己我真的不好。」原本輕描淡寫的個案,聽到我的述說,往往淚流滿面,遲來地為自己痛哭一場。

古語說:「養不教,父之過。」然而現代經常出現的問題並非「不教」,而是「用錯方式去教」。當教養裡忽視孩子的感受,即使蘊含的是正確的道理,卻也夾帶著對孩子自尊的傷害。多數孩子理智上知道自己做了不對的行為,但情感上的打擊,卻狠狠地挫敗了他的自尊心和價值感,彷彿先被推倒在地,再被要求站起來,這絕對不會是有教養責任的父母想造成的結果,但卻往往因為忽略了感受,在親子間形成一道傷,讓彼此的心慢慢疏遠,形成鴻溝,留下遺憾。

這個社會需要父母教養孩子,然而教養裡不能沒有愛。透過設限,我們能盡到教養的責任,同時不失去對孩子的愛。什麼是「設限」呢?亦即同理+規範,例如「我知道你覺得好玩,就跑去坐了椅子、摸了音箱,但那是不應該觸碰的東西,你能答應爸爸接下來不再犯嗎?」「那如果再犯的話,我們就不能繼續在這裡玩,爸爸就會帶你離開。」其實「能否擁有玩樂」是孩子最能為個人行為負起責任的事,但大人卻經常先決定讓孩子擁有玩樂,然後在玩樂中發揮最大的權力控制或壓迫孩子,最終孩子失去自尊心,親子間失去安全和信任,父母失去孩子的親近,著實可惜。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91259?utm_source=Parenting-EDM.website&utm_medium=EDM&utm_campaign=cp-e1-editor-5091259edm1125-211125

2021年11月14日 星期日

夫妻溝通與婚姻經營

 僵局


John Gotmman 是心理學大師中研究婚姻關係的泰斗,他的研究中發現: 一段婚姻當中,有69%的衝突是永遠無法獲得解決的 (終生無解),另外的31%的衝突,才可以透過溝通、協商、上課或諮商來改善調適。每次在婚禮上,聽到嘉賓說「夫妻兩個人要同心」、「你們兩個人以後就變一個人了」,柏嘉心理師都只能乾笑一下……我們得認清,夫妻是兩個不同的個體,價值觀不同背景不同中心思想不同身分認定不同,不是有心,就可以解決所有婚姻中的問題。

這69% 永遠無法獲得解決的衝突,就是僵局。我們先來看僵局的定義:
1.這衝突讓你覺得另一半拒絕溝通。
2.你們不斷討論問題,卻沒有感覺有進展。
3.你們死守各自立場,不願改變想法。
4.你們討論這個主題時,雙方都更加失望受傷。
5.你們對這些主題討論愈久,就愈堅持己見,最後演變成只要一提及這些問題,就變成互相謾罵。
6.討論完這些問題,你們雙方反而會變得更冷漠疏離。

結婚,是因為你愛他,而不是因為你想要把他改造成符合你需要的伴侶。幸福的婚姻,並不是這對夫妻比較會「解決問題」,而是他們在婚姻中較能找到「調適差異」的方法。相反的,不幸福的婚姻,雙方常會執著於改造對方,但在現實中,想要改造對方的動力愈強,對婚姻的殺傷力愈大。

人常常能力越強,在關係中就越容易痛苦。在其他的領域, 聰明又認真的人,會覺得問題只要一步步努力,一直不放棄,總可以找到解決的方法。但關係不是這樣, 就像”醫學”一樣, 很多事情,很努力但不一定可以獲得改善。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也和醫學很像,是種不確定的科學,需要很多調整,在各種不確定性中,找到一種可能性。

心理師分享自己的經驗。心理師的太太是私立小學老師,下班依然花很多時間心力處理學校的事情,與家長通電話/回訊息。柏嘉心理師作為先生覺得既不平又委屈,自己已經在家照顧孩子忙家務一天,太太回家然只照顧外面的事! 但後來心理師發揮他的專業,自我調適,認清事實。

 

柏嘉心理師當初愛上太太,是因為太太是一個關心別人多於關心自己,總是先去考慮別人需求,非常細心又貼心的人。其實太太現在的行為,內在沒有變,只是呈現方式改變了(關心學生和親師溝通多過關心自己下班休息)。婚前的優點,變成婚後的缺點,這是很多夫妻在婚姻中會遇到的困境。

 


面對僵局 ,不是解決問題,而是因應問題。

在處理人際關係問題時,我們心裡總是希望能找到一個方法,可以讓關係融洽、相互體貼、誠心溝通,而且最重要的–可以解決問題。但 real world 中,夫妻雙方的爭吵卻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除了處理時的勞累,更是隱約中對自己失望,覺得自己不夠好,所以無法徹底解決兩個人之間的關係。


請大家要記得: 所謂解決,不是看最後的結果而已,大多數的產生問題事實上都在於「解決僵局的過程中」。現實的狀況就是: 僵局就是不能解決或不容易解決,必須耗費長時間去應對,所以若不能做好長期抗戰的準備,一定會感到不耐煩,而心生厭惡和憤怒。


婚姻關係常常因為期待問題能在「現在」或「不久的未來」完全解決,而變得苦不堪言。可是換個角度想,就算事情無法解決,總還是能有所因應、妥善處理,不是嗎?面對僵局,會建議夫妻雙方換個想法:「這個當下應該如何因應呢」?想因應先處理,就能跨出第一步,重要的不是解決問題,而是應對問題。生命是流動的,我在變,你在變,人生都在變,彼此都會成長,有變化,時時有希望。


婚姻中的僵局,像是慢性病 (高血壓、糖尿病), 無法消除或很難痊癒,面對慢性病:要先”認識”慢性病,知道甚麼可以做、甚麼不能做,帶著慢性病往前走。有健康又快樂的糖尿病患者,也有健康但痛苦的糖尿病患者,更有既不健康又痛苦的糖尿病患者。既然現在的醫學沒有辦法讓糖尿病痊癒(不能解決問題),那我們就來找出「應對」糖尿病的方法,帶著疾病向前走,一樣可以過快樂的人生。同樣的道理,我們和另一半爭執的問題沒法消失,甚至會反覆出現 ,但在每次的經驗與教訓中,可以學會比上次更好的處理方法。好似防範颱風一樣,人類改變不了颱風會來的事實, 但我們可以準備更多來因應颱風,減少擔憂及損失。


心理師分享一個案例:工程師先生配上心理師太太,情緒木頭和感情細膩的另一半相處,太太習慣每天分享瑣事/鳥事/不滿情緒,但先生沒有反饋,太太一直覺得先生沒有在聽。做太太當然慢慢累積起很多不滿,更慘的是,當太太強迫先生有回應時,先生的工程師性格會發作,專注於處理問題(debug的概念)和教育太太「解決之道」,完全沒有情緒方面的同理和安撫。長此以往,太太覺得先生似乎越來越不愛她,而且因為太太的情緒沒有被先生接住,太太也對婚姻慢慢失去歸屬感而變得灰心。後來太太活用自己的專業認清事實:再怎麼訓練和教育,先生也不可能變得學會感同身受,用她期待的方式去回饋她的情緒困擾。因此太太提出因應的方案:太太一周有三次15分鐘「說心事時間」,先生一定要專心聽太太倒垃圾,並充滿情感的回應這幾句話就好: “我了解你的難處,這件事真的不容易(編號1)” 、”辛苦你了(編號2)” 、”有沒有我可以幫忙的地方(編號3)” 。太太理解工程師先生不可能懂心理師太太的情緒, 但可以專注的聽,並學習做出適當的回應。在這個例子中,太太心態有做調整:先生做到”及格”就好,有認真聽並給「相對正確」的回應,不再要求完美的同理回饋。先生也做了改善:在經過多次學習之後,也在談心事時間中歸納出回應的心法,面對A類事件,給予1+1回應,面對B類事件,給予1+2回應,面對C類事件,給予1+2+1+3的回應……

夫妻關係經營,不是要執著於改造對方,是要找到讓雙方相處起來輕鬆舒服的方法。不要執著誰對誰錯,赢了嘴仗卻輸了關係,這對婚姻經營完全沒有幫助。

再分享另一個案例:柏嘉心理師自己是個孩子氣的人,很愛玩水,也很容易掉進水裡(囧)。有一天全家出發到新竹玩,心理師看到大排水溝上的石頭跳板,興奮地想表演”忍者”給孩子看,跳!跳跳!!跳跳跳!!!果然不久後就掉進大排,全身爛泥。孩子們都傻眼了,旅程才剛開始,爸爸就變成這樣……

心理師:我很抱歉。

太太 :(露出菩薩般似笑非笑的神情) 你包包有換洗衣服和拖鞋。

心理師:我們今天不是沒有要過夜?怎麼會幫我帶換洗衣物?

太太: 因為我覺得你有可能會掉到水裡。

在這個實例中,太太並沒有改變柏嘉心理師的頑皮特質,她的因應之道是,找到和”孩子氣”又”容易掉進水裡”的先生相處的方法,外出固定準備先生的換洗衣物及大毛巾。這就是相處的默契,兩人有一個舒適的距離。


累積關係的存款 衝突時才有得扣

不一定要等到你們解決完所有難題之後,才能開始你們的正向互動。前面有提到,大多數的產生問題的,事實上都在於「解決僵局的過程中」。遇到僵局時,兩方的難處還是橫亙在那邊沒錯,但是這不代表你們不可以繼續愛對方,仍然可以在產生僵局的困境中,繼續存下你們「關係和愛的存款」。

存「關係和愛的存款」的方法
1.一天忙完,一起聊聊今天過得如何。
2.一起外出聚餐約會看電影
3.一起運動
4.在重要的節日送對方卡片禮物
5.身體接觸
6.鼓勵肯定對方
7.安靜至少15分鐘,專心聽對方抱怨。


正向愛的流動與負向衝突常見的比例,心理學家有計算過了。關係還算正常的夫妻正向和負向的比例是5:1,感情好的夫妻可以達到 20:1,離婚夫妻的比例僅有 0.9:1 (衝突比愛和感謝還多) 。仔細回想一下你們的日常生活,如果夫妻正向表達愛和感謝與負向衝突的比例,在五比一以下,那趕快嘗試為你們的「關係和愛」加進存款。



吵架要先預約

第一段提到的心理學大師 John Gotmman 曾說,情緒滿的時候 (可以定義為心跳每分鐘超過100下的時候),不要溝通, 因為情緒滿的時候,智商是低的,嘴巴會亂講話,但耳朵是關上的。這種時候講的話,無法解決問題,只會製造更多感情的傷口和關係的裂痕,這種就是婚姻中的炸藥。

在兩邊都情緒平和時先跟對方溝通,遇到衝突時也要記得提醒對方,不要在情緒很滿的時候硬要講下去,會講不清楚的! 在兩邊情緒都高張的時候,不容易有好的互動,更不可能做出有效的溝通,因為雙方的眼睛都閉起來,而且耳朵也都關上了。這個時候的溝通(其實根本是吵架), 很容易產生關係上的裂痕。如果雙方都可以冷靜一下,夫妻關係沒有裂痕,自然就沒有需要修補的地方。

當發現自己的情緒已經起來時,請記得先深吸一口氣,並告訴另一半: 「我不是不跟你溝通,我只是想在能好好跟你說的時候說。」有些時候另一半聽到這樣會更生氣,覺得你只是在逃避問題,這種狀況下可以好好跟對方講:「我不是逃避,但我現在沒辦法冷靜, 我知道我在這個時後的言語表達是不好的,我很愛你,我不想傷害我們兩個的關係。我當然願意跟你談這件事,只是我們沒必要在這種狀況下說。能不能兩天後下午N點,那時我們比較有空、情緒比較平靜、心情比較舒服時再來談。」,或也可以這樣回應:「我現在有困難繼續說下去,我需要出去休息一下,我知道這件事對我們兩個都很重要,我們得好好談,我們星期X早上那時再談好嗎?」大家一定要記得,兩個人才吵得起來,但是停止吵架,一個人就夠了。

爆炸到完全沒法控制的情緒,其實成年人大多幾分鐘後就好了,有時候甚至離開那個衝突的場面,好過於繼續待在那裡。下次遇到類似的衝突,你可以這樣說:「 我現在真的很痛苦,我可以去外面走走嗎?你希望小孩跟你留在家,我去冷靜一下,或是我把小孩帶出門,去便利商店買個東西,讓你在家休息一會兒?」

 

或者夫妻雙方可以在氣氛很好的時候,就事先溝通好,之後若有劇烈爭執時,你期待另一半怎麼做?或你需要怎麼做,讓自己暴衝的情緒踩個煞車? 能夠好好的吵架,也是在婚姻經營中一個需要學習的課題。

即使問題沒有解決,也可以繼續過好夫妻生活。生命的意義不是等待風暴過去,而是學習在雨中跳舞。能夠走多遠,不是看你們能解決多少問題, 而是看你們還能愛對方多久。


你是一個容易愛的人嗎?

請想一想,你是一個容易愛的人嗎? 要對你好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引導對方知道你要的是什麼,具體清楚知道做哪些行為。

每天都要跟對方聊聊今天好嗎?當另一半有需要的時候,安靜至少15分鐘聽對方的抱怨,男生問題說出來與情緒釋放沒有那麼大的關係,可是女生在講的時候,就可以一起釋放情緒。要求另一半專心聽妳說話,可以增加你們婚姻中「關係和愛」的存款。

決定婚姻關係的關鍵

 

千萬不要小看婚姻生活中衝突發生時,夫妻間的第一個反應。John Gotmman針對婚姻衝突的研究顯示,只要觀察兩人在衝突中對話的最前面三分鐘,就可以預測哪幾對夫妻可以攜手走下去,又有誰在接下來的六年就有可能會分開。

 

如果在爭執時,雙方都能控制情緒,優先照顧對方的感受,清楚陳述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並聚焦於問題本身,代表這段關係的品質較好,也能延續較久的時間。

 

而有四種回應方式會嚴重的傷害關係,我們把這四種不良的互動方式稱為”末日四騎士”,它們分別是: 批評、輕視、防禦、 築高牆。


批評: 將對方的所作所為,用貶低的方式來回應對方。例如: 「為什麼這些事情你老是要等到火燒屁股了才要做?」、「交代給你的事情沒一次做得好的」、「你真的是隻驢子喔! 打一下才動一下」,就算我們指出的確實是對方的缺點,但當你踩著對方的自尊時,引來的常常不是溝通,而是吵架。

 

輕視: 最常在失敗的關係中出現,表示我不同意你的想法。採取一種高高在上的方式對方說話,有時還會面露不屑甚至翻白眼。這又比批評更傷人了,不只是責怪對方,還有質疑對方能力甚至看不起對方的意思在。事情總是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就像腸胃科醫師常說的: “不做大腸鏡的人,永遠都不會捅破腸子”。很多夫妻在孩子出生後會經歷關係的黑暗期,因為主要照顧者常常被質疑「他為什麼會感冒,還不是因為你幫他穿衣服動作太慢?」、「我有提醒過你好好看著他,為什麼他的頭又腫起來了?」、「不過就是顧一個嬰兒,又不是顧五個十個,你怎麼會把小寶顧成這樣?」。這種時候,記得多讓另一半多帶孩子、多接觸孩子,他才會知道「不過就是顧一個嬰兒」是有多不簡單! 

 

防禦: 當對方採取批評或輕視的態度對待我們的時候,我們往往會採取防衛的姿態來面對另一半的指責,畢竟沒有人喜歡被責罵。此時我們常開始解釋、說明、或是找藉口、推卸責任。例如 「這不是我的錯,我怎麼知道……」、「我也很忙,你就偏偏不願意多分擔……」、「我又沒跟你一起長大,我哪知道你媽會……」。有沒有覺得這些句型似曾相識? 這樣解釋了之後,雙方狀況有更緩和嗎?

 

築高牆: 就是冷戰,爭執越來越激烈,會演變到這一步,有些夫妻乾脆放棄溝通,拒絕和對方互動。

 

改變的人 不是錯的人

 

在衝突當中,常常出現兩人意見沒有交集的情況,或是夫妻各自堅持自己是對的,因而久久僵持不下。我們甚至可能在吵架時聽到類似的氣話: 「今天沒說清楚,我們就都不要睡覺!」、「我已經忍太久了,這個問題沒解決前,誰都不能吃飯!」。拜託,婆婆比較盧還是岳母比較難搞,這種事情要怎麼說清楚? 有一種冷,叫做阿嬤覺得冷,這個問題是夫妻雙方可以自己解決的嗎? 

 

衝突過程中,我們很容易掉到”誰先改變誰就是錯的”或”不對的人才應該要改變”的陷阱中。可是夫妻兩人,有一個人吵贏了,你們的關係和感情,卻可能兩個人都輸了。這種關鍵時刻,請停下來想想,這件事的對錯,真的有這麼重要嗎? 有重要到值得你們賠上關係嗎?

 

在這堂課的最後,希望給大家一個重要的觀念,願意改變的人,是為了關係好而選擇承擔的人,是為了維繫感情選擇把苦吞下去的人,不見得是做錯的那一個。夫妻雙方越是優秀、越是能力強,反而容易落入”贏了爭執卻輸了關係”的陷阱中。

 

兩人中有一人犯錯時,你會選擇站在對方的對面(關注問題對錯)或對方的身邊(關注對方的心理和情緒)呢?  我這麼問,不代表每一次爭吵時我們都要站在對方身邊,但有時在巨大變故發生時,先關注對方的心理和情緒優先於解決問題,這可能會是你們關係的重要轉捩點。

正向教養

 

講師背景—黃柏嘉心理諮商師

 

每天都在輔導家暴等比較辛苦的家庭,每個月輔導30-50對,孩子出生後, 選擇遵從自己小時候的夢想當家庭主夫,一做就是十年。全職爸爸的生活大概是這樣: 每天五六點起床,準備早餐,目送太太出門上班,帶小孩出去活動,中午弄餐飯給小孩吃,小孩睡午覺自己趕快處理家事,小孩起來之後再帶小孩出去活動,之後回家幫孩子洗澡,煮晚餐並等太太回家一起開飯,廚房工作善後完畢才可以出去”兼差”做心理諮詢輔導,晚上十點回家整理”兼差工作”內容並準備”正職”隔天要煮的菜,到一點多睡然後隔天六點又要起床……..

 

一開始煮夫的生活也有四個月”產後憂鬱” ,每天哭滿2小時 (早上7-9點時候獨自在家落淚神傷) ,柏嘉心理師原來身兼兩個諮商中心主任,原本是小主管,職場生活中有部分的世界繞著自己轉,轉職成家庭主夫之後,變成要以太太和孩子為中心轉, 心裡很難調適。心理師做十年家庭主夫的心得是: 每個媽媽都不容易,要覺得自己是個夠好的媽媽,夠好就可以了,沒有任何一個母親是完美的! 

 

教養的挑戰

 

當你以為你是一歲兒童的專家,孩子已經兩歲了,當你覺得對三歲小孩的心理掌控游刃有餘時,小孩又五歲了,好不容易掌握低年級課程要怎麼教,小孩卻五年級了,終於學到了和高年級兒童變成麻吉的方法,兒童已經變成國中生不理你了!! 我們做父母的,永遠都只能跟在孩子後面跑,跟他一起成長一同學習,每個父母都是生完小孩之後才開始學做父母。

 

另外還要強調一點: 沒有一個教養方式是完美而且可以一體通用的! 教養的過程中有太多變數,用的人是誰、使用對象是誰、生活背景和文化環境有怎麼樣? 不用執著找最好的方法,而是找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什麼時候教養方法需要更新?

 

正向教養的祖師奶奶 Jane Nelsen說,「只要你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感覺到十分痛苦,那必然代表你的方法需要調整」十分痛苦我們可以這樣定義:連和孩子待在同一空間,都覺得很不情願,那就算十分痛苦。 為什麼會覺得很痛苦呢?我們舉個例子: 可能有人會希望孩子的大小事情都要在自己的掌控內,但是孩子長大了,越來越有自己的意見(越來越不乖),這時一樣期待孩子聽話的父母,就會十分痛苦。教養沒有對錯,但是絕對需要不斷的更新。舉個例子:同樣是過馬路,不同年紀我們有不同的做法,一歲時要抱著、三歲要牽著、十歲了要放手讓孩子自己過馬路,如果有個人決定揹著十八歲好手好腳智力正常的兒子過馬路,然後說帶孩子好苦啊~~您會覺得這樣子正常嗎??在教養中會建議父母從孩子聽得懂可以溝通之後,就要升級努力目標:從追求孩子的聽話與服從,走向贏得孩子的認可與合作

 

什麼是聽話與服從呢? 就是用獎勵和懲罰的方式讓小孩配合。用個大家常見的例子: 幼兒搭高鐵吵鬧不安,媽媽一直”噓”或警告”再吵!車掌小姐過來抓你!!” ,孩子很快就知道媽媽只敢”噓”不敢打他,車掌小姐也不會過來抓人,精明的小孩一兩回就能知道其實沒有人能拿他怎麼辦。也有很多家長用糖果餅乾來利誘孩子,讓孩子配合,這得要在孩子還有想零食的前提下才有效 ,不想吃的時候就無效了,兩歲到五歲還行得通,十歲的還會因為有巧克力裡你嗎? 不要養成孩子:為了前面的好處前進、 或為了後面有處罰而前進,要先想”你要教的是甚麼” 再想你要怎麼教 以高鐵車廂為例:不是只叫小孩要安靜 ,而是教孩子 “要考慮到其他人的感受,這是人與人之間相處最基本的尊重” 。當然我們這樣跟幼兒講,他們不可能聽懂的,柏嘉心理師說他的方法如下:抱著孩子在車廂走一圈,並陪孩子數有幾個人在睡覺/休息。數完了之後問孩子:「如果半夜睡覺被吵醒,你會不會覺得很生氣或因為還很想再睡而哭哭?」 孩子:「會可是把拔我沒辦法安靜那麼久!」 爸爸:「除了考慮別人的需要, 我也要考慮到你的需要,你的需要對爸爸來說很重要,你如果有需要可以舉手我們到車廂和車廂中間聊聊天,那裏不會吵到人。」孩子於是馬上舉手說要出去車廂中間和爸爸說話。就這個過程來來回回數十遍之後,可以養成孩子兩個概念 (1) 有需要爸爸媽媽幫忙陪伴時要說,爸爸媽媽會聽也會視情況幫忙 (2)自己的需求很重要別人的需求也很重要。 雖然辛苦,但最後我們就不需要用規範、處罰、獎賞……等等外在的事物來要求孩子”你得在高鐵上安靜不大聲講話”了

 

另外一個實例分享: 柏嘉心理師全家在孩子小時候到餐廳用餐時 ,孩子吵鬧不會用手機或平板安撫若孩子已經坐不住了孩子可舉手父母會輪流帶出去數車子、走一走,這個過程中,孩子有滿足他起來動一動的需要,餐廳的其他人也可以不受打擾繼續用餐。終於有一次柏嘉心理師的孩子問他: 「為什麼我們來餐廳,爸爸媽媽都要一直出去帶我們坐在外面數車子? 爸爸說:「如果你們覺得可以我也很想坐在裡面久一點好好吃頓飯。」孩子:「那我今天可以陪你進去坐,你可以吃久一點。」 大人的需求沒有高於孩子的需求,小孩認同大人的想法之後,大人小孩是能夠合作的合作與聽話是不一樣的。如果今天朋友聚餐,先生席間高談闊論說: 「我們家能順利運作是因為我太太特別”聽話”。」試問太太聽到的感覺會是愉快的嗎?  聽話只需要考慮一個人的想法和需求合作是考量到大家的想法和需求,沒有誰上誰下、誰主誰從、更不是誰貶低誰而是我們有一定的重要性,我們的關係是平等的,我的想法和你的需求都要被重視被處理。一個家最舒服的狀態就是全家一起合作的狀態阿德勒心理的這一派很強調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是平等的

 

夫妻觀念不同調時怎麼辦?

 

先生不認同或做不到 那媽媽自己先開始做孩子會適應的 看到媽媽知道是”平等可以溝通” 看到爸爸是”要乖要聽話”。這樣的狀態也不見得不好,就像孩子對保母、對老師、對阿公阿罵的態度和表現都會不同一樣,這是十分合理也常見的。心理師比較強調的是二歲的孩子就可以溝通了小孩只是還不知道如何表達而已,所以我們的話語要簡單,動作要清楚。像是托嬰中心保育員教小孩:「我們可以哭哭 我們到外面哭哭(抱出去) ,不哭哭再進來(抱進教室),哭哭在外面 (再抱出去), 裡面不哭哭(再抱進來) 。」 多重複幾次,兩歲小孩一樣了解大人的意思。等到爸爸發現媽媽不用打不用威脅不用大聲,小孩也可以聽話,爸爸的觀念就可能會慢慢調整。 

 

感受一下不同的語言帶來給你的感覺

 

•沒問題  很好  喔~原來如此  謝謝你告訴我  你可以幫我一個忙嗎  我這裡需要幫忙  很謝謝你  可以 我喜歡你用的這個紅色  我喜歡你寫的這個字  我看到你很用心  謝謝你的幫忙  我需要你的一個協助  謝謝你告訴我  我們一起試試看   你想在試看看嗎?

 

• 我說不行  我說不行就是不行  停!  不可以   停下來!  你在幹嘛? 喂!!!   不要這樣  我不喜歡這樣  這裡不對  這裡錯了改過來  這裡擦掉重寫  快一點  你可以再快一點嗎? 你有什麼問題?  你到底是怎麼想的? 

 

這兩組詞句給你甚麼感覺呢? 上面那一組感覺是愉悅、被肯定、放鬆 —> 可以拉近我們和孩子的距離,下面那一組感覺是煩躁、委屈、疑惑、討厭—> 會讓孩子自然而然想和我們保持距離。當然不是說我們完全不能在親子相處中講下面那一組詞語,但當親子相處幾乎都只有下面那一組的詞語出現,孩子的感覺麼會好呢? 

 

使用讚美、肯定、勉勵、和感謝這一組詞句的使用時機標準不用很高,我們每個人都有雞蛋裡挑骨頭的天賦,但是現在用挑出孩子做得好的地方 如果沒有一個字寫得好,你也可以稱讚孩子:你這一筆真直、你那一撇的長度剛剛好很漂亮! 畫圖也是,我們可以說”你這個紅色用在這裡很漂亮”、”我很喜歡這個黃色給我的感覺,很溫暖” 。 我們的稱讚和鼓勵要具體要真誠,孩子真的可以感受的到! 語言是會帶給其他人感覺的使用錯誤的語言和態度孩子感受不舒服,自然無法產生想要和我們合作的動機教養要從安頓孩子的情緒開始當孩子視大人為一個威脅時他的耳朵和大腦都不會打開的

 

正向管教的觀念

 

正向管教的觀念從阿德勒而來,阿德勒認為: 所有的行為都指向兩種感受的追求

(1) 我有能力做點什麼(成就感) : 自己怎麼看待自己 我能不能用正向的角度看自己 我有沒有能力 我是不是一個有用的人我可以喜歡自己的地方

(2) 被某人愛著/需要著 (歸屬感): 我是否有在一個很重要的連結(父母/夫妻/親子/同事/長官屬下/客戶)我與別人的關係如何在和他人的關係中有沒有可以被正向肯定的地方?

 

阿德勒很重視行為的背面,為什麼這個行為會產生? 是因為這個行為提供了成就感? 還是這個行為提供了歸屬感? 如果現在這個人的行為不盡理想 ,是否有辦法提升這個人的成就感或歸屬感? 舉個例子來說: 孩子沒辦法專心寫功課他是遇到什麼問題呢?  是因為作業太困難使孩子太沒有價值感? 或是她有其他心煩的事情(有其他歸屬感或成就感更大的事情讓他不能專心)?  有些孩子在父母衝突或經濟不穩定的家庭他在成就感和歸屬感都有欠缺當然無法專注在自己的課業上。這就像是問題背後的問題,當孩子的家庭關係或經濟情況不能穩定下來時,即使找一個人一對一的在課業上輔導他,孩子未必會有明顯的進步,但當他的根本問題改善了,成就感及歸屬感有所提升,不用額外補救教學,孩子的成績和學習狀況就有起色了。

 

再來講講心理師怎麼看待”網絡成癮”這個新興文明病。網路成癮是現在常見的親子衝突點之一,青少年玩手遊,很容易透過寶物、分數、升級等等在遊戲中的回饋,立即感覺到自己變強、得到即時的獎賞。如果青少年正好在真實世界得不到成就感, 就很容易陷入手遊世界。手遊的虛擬世界也可以創造很強的歸屬感,在現實生活中如果遇到了壞人,可能很難有人為你挺身而出,但在遊戲世界裡,多的是同伴願意為你擋刀、陪你一起打怪、在你需要時幫你補血。有些青少年父母硬要關閉電腦時,可能會出現不理性的行為動作:他正在跟同伴攻城掠地打仗到一半,現在如果下線 ,同伴就死光了!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也會大打折扣,孩子怎麼可能不跟你拚命反抗呢?

 

回到心理師如何評估是否網路成癮: 看這個黏在手遊上的人,在真實世界中是否能得到其他肯定的方式?如果青少年在課業上也可以得到成就感,那頂多只是很愛玩遊戲而沒有到成癮的程度,如果這個孩子他功課不好但是體育很好,是籃球的校隊,那麼看看他把校隊練習跟打手遊的重要性哪一個放在前面,如果這個孩子很清楚的知道校隊練習的團隊合作比打手遊的團隊合作要更重要,那麼我們也不必擔心這個孩子會網路成癮。各位的另一半可能也有人很喜歡打電動,他會為了打電動而不工作不吃飯嗎?如果不會的話,在某個程度以下就放過他吧(笑)


孩子感覺好的時候,會表現得更好 (feel good , do good)

 

孩子的行為像是一串粽子,讓孩子行為提升最好的方式,就像我們要把粽子拉高時,不是要把每個粽子往上推, 而是要從線頭處把一串整個往上提。而在行為學中,這個往上提的力量就是成就感和歸屬感。是什麼讓我在工作上兢兢業業?因為我是一個努力的人。為何會想在公車上讓座給不認識的長輩?因為我是可以尊重並且照顧別人需求的人。這個就是人如何看待自己,以及對自我價值如何的標籤,回到教養上,我們需要重視的是,孩子怎麼看待自己?他相信自己是好的孩子嗎?相信自己是對別人重要的孩子嗎?他有感受到被愛嗎?

 

內在的驅力當然重於外在的規範,現在孩子才小學低年級,他不寫作業你可以打他、罵他、抓著他的手把作業寫完,等到他上了國中、高中甚至大學,我們還能這樣做嗎?在學習上產生挫折的小朋友,建議先從強科提升,建立自信心,相信我是個能學習的人, 再來學那些對孩子來說是比較困難的事。

 

史蒂芬.柯維在「與成功有約」這本書裡面非常重視”以終為始”這個概念,我們為什麼要叫孩子寫作業?最終是希望他能自律,還是只是要他每天都可以把作業寫完?請各位記住:在成為一個成績好的人之前,要先成為一個好人。記得父母要守護一個初心, 這是 “學習的樂趣”。在學習上卡關,我們換個方式學、換個老師學、甚至在網路上找資源學,不變的是在這個學習產生挫折的過程中,我們要一再的讓孩子可以感受到「沒關係,我陪你」。沒有什麼(考試、成績、勝敗、名次 )值得拿孩子的學習樂趣來換。

 

寵孩子 vs 愛孩子

 

阿德勒認為適度的挫敗感,是讓自己前進努力的動力。但在過度自卑痛苦中,是容易選擇逃避放棄,因為覺得「變好」太遠太難了。請各位記得,要讓孩子看見自己的好,而不是一直看見自己的問題。孩子的自尊自信不是來自於很多讚美的語言,是要引導孩子達成目標, 他的自信才會提升。只用正向語言洗腦他們,給孩子建立出來的將是流沙上的自信,這樣的自信,是由別人誇來的,完全沒有基礎可言。

 

父母(尤其是能力很強的父母),很容易想要”移除”孩子受苦的機會,但我們應該要相信,孩子在逆境中學到的東西,只會更多不會更少。孩子面對困難,我陪伴、溫和打氣,孩子的自信不是來自於那些正向語言,而是達到目標後的”成就感”。努力之後仍然失敗或依舊做不到的挫折,我們的安慰和陪伴是給孩子”歸屬感”。寵孩子可以說是只關注怎麼讓孩子快樂,愛孩子則是陪孩子一起面對,經驗生活中的快樂和成長中的痛苦。事實就是「人生痛苦多於快樂」,但我”陪你”在這裡、我們”一起”在這裡 (歸屬感),快樂會加倍、痛苦會減半。

 

人生很多事情是沒辦法馬上解決的,但孩子想努力的時候,父母都在這裡,「我陪你再試看看」!這一次一次的溫柔陪伴,對依附關係的建立非常有幫助。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或是負責任的態度,無法透過一次說教跟提醒就建立起來(……傷心……),需要持續不間斷一次次的訓練、教導、示範與提醒。提供孩子符合它們年齡的責任感與能力的任務,讓孩子實際動手,為家人有所貢獻,除了給孩子成就感之外,也會讓孩子對家庭更有歸屬感。

 

父母的角色是孩子在學習上的”教練” ,我們用對話和引導的方式,陪孩子一起解決問題,而不是用高壓把問題輾過去。舉很多父母痛苦不已的問題來說: 作業回家寫不完。父母們知道作業的目的是什麼嗎?應該是要複習今天學校學習的功課對吧! 孩子不想寫作業、不肯寫作業或作業寫不完,柏嘉心理師的態度是: 那是「你的」作業,你寫不完,我沒有道理比你更急,我可以陪你,但我不會幫你移除寫作業的困難和寫作業的痛苦。老師分享到他兒子整個國小一年級,都沒辦法在晚上9:30前完成作業,全家都很痛苦。第一輪心理師和孩子討論:「你作業沒辦法在時間內完成,你覺得你遇到什麼困難?你覺得我們還可以怎麼做呢?」孩子回答:「今天一回家就看電視,一下就把電視時間30分鐘用完了, 可是還是好想再看,後來就沒辦法專心寫作業。」柏嘉心理師:「那你覺得要怎麼改善?」孩子:「我想把電視時間拆成15分鐘和15分鐘,前面看一下,就去寫作業,寫完再看15分鐘。」結果第二天孩子還是沒有把作業寫完,孩子說:「因為桌子太亂以致於沒辦法專心寫功課,明天改成看電視、收桌子、寫作業、看電視,應該就可以把作業寫完了。」結果第三天還是寫不完,孩子辯解因為昨天收桌子收太久,並表示:「因為桌子差不多收完了,所以今天應該不會超過了!」結果第四天還是超過時間……柏嘉心理師對孩子說:「你如果今天無法完成,沒關係,但明天要去跟老師道歉」。一段關係中,你若是比較著急某件事的那個人,那件事就變成是你的事。柏嘉心理師的孩子整個一年級沒有幾天是把作業寫完的,所以在學校常常都不能下課,要一直補寫作業(幫小孩寫個慘字)。

 

一次一次的面對問題、討論修改、回顧執行程度,讓孩子養成解決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也讓孩子學會安排自己的行程、時間(Ex. 今天作業有三項,國語寫一個小時、數學寫半個小時 、生活寫20分鐘,孩子表示兩個小時內可以完成,所以想要先休息到6點在開始寫作業。在這個狀況中,孩子已經有提出了他的看法,那應該就要給他嘗試看看的機會。再重複一次: 作業是孩子的事,沒有道理做父母的比他著急。)

 

陪孩子解決問題這條路很慢,但我們還是要先想終點、再想起點(以終為始的概念),如果孩子25歲時發生一個很大的困難,腦海浮現的第一句話是”沒爸媽罩我死定了” 還是 “我該怎麼辦才好”,父母希望是前者還是後者呢?父母應該是希望孩子變成「排除/解決你自己問題的專家」,那我們在漫長的教養過程中就要用這樣的態度去面對。

 

為孩子的好行為上個鎖

 

孩子不能記得每次的正向行為,但我們可以為他們的正向行為做出言語解釋,並幫這些行為貼上標籤,柏嘉心理師稱這個做法是「為孩子的好行為上個鎖」。譬如說告訴孩子:「你總是願意幫媽媽很多事情,這就是體貼」、「我看你夠主動把自己的玩具跟別的小朋友一起玩,這就叫做”分享”」、「我看你拍拍妹妹的樣子很輕很慢,這就是溫柔,你是一個溫柔的哥哥」、「你總是一口氣把事情做完,你是個”堅持”的孩子」。孩子不會記得他所做的每一件好棒棒的事情,但是藉由我們把他好的行為具體化,他可以知道「我是一個OO的人」,他會在這一段過程中產生一個正向的身分認定,這會是孩子一生受用不盡的寶藏

 

今晚回家孩子問三個問題: (1) 你是好孩子嗎?(2) 如果你是,你好在哪?如果你不是,你有没有好的地方 (3) 你覺得爸爸/媽媽喜歡跟你在一起的時候嗎?當父母最重要的任務是 – 幫助孩子找到一個真心喜歡自己的理由。若是孩子真的是一個優點很少的人,你仍然可以記得一件事: “感謝”是最有效的鼓勵,注意孩子的貢獻跟幫助,並傳達重點:幸好有你,真的幫了我很多忙/ 有你幫忙讓我很開心/ 爸爸很喜歡今天上午跟你出去玩這一段時間/ 媽媽很高興你這麼早把功課寫完,讓媽媽可以一起跟你出來散散步/ 謝謝你幫忙照顧妹妹/ 因為你是一個好哥哥、爸爸才能一個人帶你們兩個人出門/ 謝謝你努力收集這麼多好寶寶點數,我們全家才能一起出來玩。正向聚焦在孩子表現不錯的地方上,可以提升他的成就感和歸屬感,讓他在其他的地方也展現出更好的一面。

 

阿德勒心理學的書,這幾年最紅的那一本叫做「被討厭的勇氣」,作是是岸見一朗。他有來台灣演講過,在講座中他出了一個狀況題:爸爸帶著孩子來諮商,大約一小時後,要離開了,這一個多小時中孩子乖乖在旁邊玩,沒有打擾兩個大人講話,要離開前,爸爸會跟孩子說什麼呢?大多人會對孩子說肯定的話,例如”你好乖唷”、”你今天都沒有吵,這樣很棒”。但如果今天是太太陪你去,你要離開時,會跟太太說什麼 “謝謝你陪我來” 、 “我今天真的收穫很多,我很高興” 。有沒有發現,一樣是值得稱許的行為,我們對孩子講的,跟對先生/太太講的是不一樣的!很多時候我們的正向語言「不會」增加孩子的勇氣, 因為這種稱讚是”上對下” 的關係,如果今天是醫生跟護理人員說「你今天動作很快,這樣很好」,護理人員可能會覺得被讚賞了心情不錯 ,但如果今天是護理人員對醫生說「你今天對病人很有耐心,你好棒,請繼續保持」,就覺得哪裡怪怪的?這是位置的問題,因為在世俗中醫師跟護理人員還是有一些主從的關係。當你的讚賞孩子聽不下去,也沒有獲得滋養的感覺,可能是無形中是因為父母也由在上位者的姿態對他說這些話,你們的關係不是平等的,孩子當然有可能感覺沒那麼好。

 

如果不知道如何鼓勵你的孩子,試著在家庭推行”感謝的文化”。我們表達感謝有兩個內在意涵: 一、 你做的這件事,我有看見二、 你做的這件事,對我來說很重要。這同時增加價值感和歸屬感。感謝不能是手段,應該要沒有目的性,單純是傳遞表達情感,很多的感謝到後來都變質了, 這樣就失去初衷了。

 

學習溫和而有邊界的愛

 

正向管教一言以蔽之,就是溫和而堅定的愛。溫和是態度溫和、而且會在乎孩子的情緒並接住孩子的情緒,而堅定是我們有所堅持,不可以就是不可以,你有沒有哭或有多麼生氣,不會改變我們的原則或事情的結果。

 

教導規矩從來不需要冷漠,我們只要滿足孩子的需要,不是滿足孩子的想要。兩者關鍵區别在:情緒有沒有被覺察並適當的接住。舉個例子: 幼稚園小孩吵著要看電視,媽媽不給他看,孩子因而哭鬧不休。在這個例子裡面,孩子「想要」的是看電視,因為「想要看電視」這個要求被父母拒絕之後,產生的憤怒和挫折感,和小朋友生氣氣的這個情緒,是「需要」被接納而理解的。所以我們可以這樣回應小孩: 你生氣氣哭哭,媽媽可以抱抱可以秀秀,但我沒辦法因為你哭就讓你看電視。再舉一個例子讓大家可以分清楚想要和需要的不同,例如一個國小低年級的孩子因為功課沒有寫完而且又要考試了,所以不想去上學,故而假裝頭痛身體不舒服不要去學校。那這個例子裡面,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孩子的「想要」是不去上學,但是他「需要」的是父母安撫對於上學的擔心與害怕,還有學習承擔後果的勇氣。

 

為人父母應該要照顧孩子的心情與感受,但未必要答應孩子每一個慾望與要求。孩子是透過後果來學習,教孩子用的是原則,而不是用很兇的語氣甚至用體罰,孩子不是聽你說的話,而是看你做的事嚴格是代表我們的原則有一致性,態度有連貫性,而不是你的聲音大不大、棍子粗不粗。譬如孩子想要一台限量的Tomica,但是爸爸不想買給他,爸爸的處理方法:「爸爸在這裡,我猜(情感反饋) 買不到想要的車車你很難過對不對?我也清楚你很想要那台車,我知道,但是我不能買給你。因為我們這次出來只有要買文具,本來沒有打算要買車車。你需要我抱抱嗎?」爸爸的安撫與愛是無限量供給,但孩子想要的東西(物質)有限量的提供。在這個例子中,原則有一致性是,孩子不會因為從單純哭鬧而變本加厲換成在地上打滾,爸爸就買小車車給他。態度有連貫性,是指從孩子小班開始到小學三年級,出門時沒打算買的玩具,就一定不會回家前改變主意買給他。孩子知道爸爸是嚴格的,但也知道爸爸愛他,這兩者從不相違背。

 

要讓一個10歲以下的孩子在物質上應有盡有,是很簡單的,但這世界多的是不是你想要就得到的東西,當小孩長大後再遇到這樣的狀況,他要怎麼面對? 物質還算簡單,努力賺錢就有,但感情不是這樣,小孩長大會不會變成危險情人?如果不想讓小孩養成這樣的性格,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就要讓孩子學到,不是你很痛苦/憤怒/悲傷,你的需求就可以被滿足。 父母不該移除孩子在成長中的困難和滿足他生活中大部分的慾望,父母的存在,是陪伴孩子學習安撫自己的情緒、成為處理自己問題的專家。父母總是要告訴孩子:不是你痛苦,就甚麼都可以。你很痛苦, 我可以安慰也願意幫忙,但不代表我們要滿足你的「想要」。

 

考慮要教他的是什麼

 

在柏嘉心理師家裡,孩子從能夠溝通之後,就有很多事情可以自己決定。以用餐這件事來講,吃飯時大人決定兩件事,小孩決定兩件事,大人決定吃什麼、和甚麼時候吃 (因為煮飯的是大人),孩子決定要不要吃、和要吃多少。肚子是你自己的,填飽肚子是小孩自己的責任,挑食不會被駡,但孩子得承擔因為太挑食而半夜餓肚子的後果。

 

阿德勒認為沒有任何一個孩子天生是不好的/壞的,會犯錯不是動機的問題,而是孩子能力還不足,把每個錯誤當成學習的機會,將待解決的問題 ,變成一個功課。像是四歲的哥哥「打」一歲的妹妹,要先分清楚哥哥真的是要欺負妹妹?還是他還不知道控制自己的力道?若是孩子不會控制力道,那就教他控制力氣,若是真的想欺負妹妹,那就教孩子合適的相處技巧,並且向孩子保證: 「即使有妹妹,媽媽還是愛你,你對媽媽很重要,如果你能友善的對待妹妹,媽媽會知道你是一個會”照顧”妹妹的哥哥,媽媽會很感謝你的幫忙。」(像這一段話,有安撫孩子的情緒,給他一個正向聚焦,並幫孩子做出一個好的身分認定)

 

最後來談一談如何幫孩子找亮點。阿德勒認為人的價值感/歸屬感產生的方式,不是因為贏了誰,而是因為”幫了誰”。人天生都有自卑的感受,但這是人類前進的動力之一。大家一生都在克服自己的自卑感,克服自卑感方法有 (1)贏過別人,但永遠有更厲害的對象,想成為贏家是永無止境的追求 (2)逃避競爭,但折磨自己的聲音和自卑的感受,在心靈深處依然存在。克服自卑最好的方法 ,是在群體關係中找到自己的價值和位置,找到自己的能力可以幫助誰。用一段影片結束今天的演講。

 

影片:坐了一天的冷板凳

 

本日金句: 

 

孩子的勇氣不能由外面附加

 

不要太過聚焦 “今天”一定要完成什麼,要耐住性子,孩子會自己找到出路

 

孩子要學習:怎麼跟自己對話、怎麼面對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

 

孩子是一個整體,不用聚焦在功課

 

大家只在乎當下的”勝負” ,但其實人生的”勝負” ,才是最終追求的目標

 

價值感、歸屬感才能讓孩子走得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