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31日 星期四

評估看報告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5897288353618634&id=100000125839250

FB 


小班  屏基歷時半年  
108.9.19 門診
排108.11.5 聯合評估和109.1.15 心理衡鑑評估
109.2.3 看報告
109.6-8語言治療12次

中班  屏基歷時4個月
109.10.21 門診
排110.1.5 聯合評估和109.11.19 心理衡鑑評估
110.1.25 看報告
110.5月新冠肺炎停課2個半月
110.9月 屏基 職能加物理   還有偉忠老師
110.10月-11月  屏基 職能加牧陽心理
110.12月-111.1月 屏基 職能
111.2月  屏東醫院職能開始團課
111.2月-111.3月  屏基 屏醫 職能加牧陽心理



大班  長庚歷時半年  
111.3.30 門診
排111.8.12 心理衡鑑評估
111.9.5 看報告

過去3年,看著ADHD的孩子經歷一次次碰撞與挫折,做為家長,我陪著一路摸索與調整,隨著孩子逐漸長大,漸漸找到適應之道。我是個老師,但我發現,會教書不代表會教養,一路走來才發現,最酣暢淋漓的一次自我教育,正拜孩子所賜!!

看到布丁思考的眼神    很棒



111.8.2 復健科看診開單   忽然被醫生叫進去   說資源班需要聯評  
            我說長庚需自費   他說幹嗎付錢   要我去退掉
       8.3  去心智科看診  很貼心還掛號費減免
排 8.25(四)  8:30  語言.物理.職能聯合評估
     8/29(一)  13:30     心理衡鑑      本來曹心理師50分鐘  結果   14:40 才來叫我   15:00有下個人
                                 說布丁有做過智力測驗(一年只能做一次)     9/5 要回診再看報告        

2022年3月24日 星期四

尊重跟放任,一線之隔

 


 

各位家長,早安:

我猶豫許久,還是決定發這篇文章,說說我的感想。

我是一位具有雙重身分的家長,年資不深但也超過五年,待過不同地區的學校。

加入此討論區不久,本意是為了職業,希望知道孩子們與家長們的困擾,也警醒自己對學生與小犬的教育態度是否有需要調整之處。

一早腦筋不夠清楚,可能雜亂無章請見諒!

加入不久,這邊給我的感覺其實是:啊⋯⋯難怪、啊⋯⋯好失望、啊⋯⋯好傷心。

以下說說我的經驗。

大多數的老師都非常認真盡責,但不諱言,樹多必有枯枝,每種行業皆然;但在此社團,我看到更多是「家長的困擾──放任」。

班親會,家長清一色的議題:我的孩子沉迷 3C

我不解。為何不能訂下規定並「嚴格執行」?

是有家長做到的!此事如果小時候沒把關好,或用 3C 育兒,長大會這樣也是可以理解了。

啊!老師,我怕打壞親子感情!

孩子是各位家長的,從小刁好,怎麼會是家長怕小孩呢⋯⋯老師最多只陪這3年,孩子跟家長是一輩子的。

作業沒寫,嚴重拖欠

早自習都不早自習了,多半變成孩子補作業的時間。

當然我也看見有些作業的份量非常不合理!這樣的情況,需要與老師溝通。

大部分我看到的是:放學先娃娃機、朋友在外打屁、回家東摸西摸:聊天、電視、睡覺,邊寫邊玩,這樣要有效率真的不容易!

補習回家太晚,來不及寫。

那家長需要評估,補習的真正本意在哪?在學校認真聽,願意發問是可以不用補習的。省時省錢許多!但可惜許多孩子上課在玩自己的東西、昏昏欲睡。來主動詢問的孩子,少之又少。

如果不會寫,老師們可以接受;但都沒寫,就⋯⋯來學校是學習,課程活動都是安排好的,如何有時間補作業?只能下課甚至午休了。

因為補習太晚-作業沒寫完-隔日上課打瞌睡/測驗未複習-學業表現無法提升,從此掉入惡性循環,老師看了真的很不捨也心疼啊⋯⋯

沒寫完沒關係,時間到上床睡覺,但對於有認真寫完的同學,是否很不公平?

在這邊,我看到許多家長認為沒寫完就算了,「讓他自己面對、被處罰」。

問題是,老師也不太能處罰吧⋯⋯媒體都報導很清楚了。向來都是家長或學生指控老師,老師指控學生比例相對少。

「家長如果不在意,孩子就會跟著不在意」試問,這樣孩子面對了什麼⋯⋯?根本不痛不癢,老師罵一罵、記個警告,我補一補「就好」 這樣真的會養成孩子「投機取巧」、「苟且敷衍」的態度啊!

家長總說「我不在意成績,品行好就好」

但是各位家長,學習態度何嘗不是人格特質其中一樣?「態度決定高度啊」。

老師們目前感到最無力的就是這樣,不是真的在意成績,而是「沒有學習態度」。

「盡力就好」這句,是當你目睹孩子真的付出努力,仍未達到目標給予的安慰鼓勵,不是孩子什麼都沒做就這樣告訴他。要先達到「盡力」啊!

在學校,不是只有學習知識,更多是書本外的做事態度、要領,這才是重點!但大部分的孩子極為被動,推一下動一下,甚至推不動,寫聯絡簿,時常沒簽沒回;打給家長,永遠聽到:我上班很忙、我也管不動他。

但,老話一句,孩子的成長需要「親師配合」才推得動。家長都推不動了,老師推半天也只能這樣。真的會好挫折哦⋯⋯好希望家長可以檢查孩子作業、督促他唸書,不是只有嘴巴動動,而是真正去執行,盯著,雙方配合,孩子進步機率大為增加!

尊重跟放任,一線之隔!

親子可以是朋友,別忘了身分仍是家長,孩子的未來其實絕對和家庭教育有更密切的關係。

品行好功課不好沒問題,但是功課不好絕大部分是因為懶散,其實逼一下他們就會立刻起來,屢試不爽。

態度懶散敷衍苟且這樣可以算是品行好嗎?遇到喜歡的就盡全力去做不想要做的事情就盡量逃避這樣算是品行好嗎?

學生跟家長說我功課都在學校寫完了、我忘記帶回家,在學校跟老師說我放在家裡忘記帶了。大家都知道這個學生的狀況是什麼⋯⋯就是逃避不想面對而已呀!

我曾經在晚上9:30還打電話過去,結果家長說他一回家就睡了;我曾經受不了孩子可能故意可能迷糊,取得家長同意,幫學生「收書包」,嗯,八年級。

態度是一切的根本,如果你盡力了,沒有關係;不愛念書我也理解,愛念書的孩子真的不多。我自己求學時期也不是成績很好,相對的,我有一科總是0-20分,真心不騙,但為什麼我可以通過錄取率極低的教師甄試?是因為我的學習態度與積極,不是因為我很會念書。

一技之長的口號人人會喊,但也需要專精才能脫穎而出呀!在學習一技之長時,當然也需要「積極的學習態度」。

七年級,請好好加油,把國小不良學習習慣改掉,八年級再來談談是否往技職吧!國中是國民基本教育,我承認有許多未來出社會用不到,但用常識(嘗試)的態度增加深度廣度也不錯,且,人非先知,你怎知未來你走上哪條路?除非孩子的性向「極為明顯」。

可以幾科表現不佳,但是不能全部都只有0-30啊⋯⋯這樣要嘛就可能是自我放棄玩心很重。

最後,或許很多家長會認為我言詞偏激,但,這是我當導師五年以上,在台灣不同地區看到的共同點歸納出來的。

我依然對教育很有熱忱,希望拉孩子一把!!!但需要家長一起來協助孩子。

「教育,是培養孩子未來生存的」──面對問題、尋找方法解決問題,以適應未來在社會立足並生存!

我曾嘗試讓孩子上台自我介紹,每個人幾乎:「名字OOO,我喜歡OOOOO。」沒了⋯⋯我不知道要講什麼⋯⋯家長都有求職面試經驗,看孩子這樣,我真的好擔心啊。

帶出去班遊、戶外教學,一定就是開 wifi 玩手機,看了難過⋯⋯

以上雜亂感想,謝謝家長撥冗讀畢。

 

補充一個自己例子:

我國一時,不會英文,第一次英文單字考試我拿0分,因為,我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單字」。

我嚇到了,我父母藍領階級,也不會。我也不要去補習,哈哈哈哈!我就自己注音拼、問老師,當年聯考我英文90,大學學測,頂標。

2022年3月8日 星期二

彭菊仙:兒子瘋社團 陪他找到兼顧課業的法則

 

家長實戰│親子作家 彭菊仙:兒子瘋社團 陪他找到兼顧課業的法則

鼓勵孩子找興趣,但如果孩子太投入興趣呢?這情形常在作家彭菊仙家上演。她只能不斷給自己心理建設,忍住嘮叨管教衝動, 陪孩子訂出規範,讓興趣與課業能兼顧。



知名親子作家彭菊仙,是三個男孩的媽媽,三個孩子各有擅長與興趣。陪孩子成長的路上,除了一起面臨教養的震盪,還承受著孩子興趣與課業偶有失衡,給生活帶來的亂流。震盪與亂流,撞擊著媽媽的心臟,媽媽只能像一個走在高空鋼索的人,緊握著手中的長木,那不是用來規範處罰的教條,而是幫助自己與孩子度過風暴的平衡。

就讀成功高中二年級的老二,這學期與北一女合辦社團成果發表會,負責影片製作。初生之犢,影片一拍就長達九十分鐘,且身兼導演、編劇、演員、布景、美術、後製。校長兼撞鐘,忙得昏天暗地,學校課業顧不了,還在家中與兄弟合睡的大床上,搭出一個紙屋,作為劇中黑暗、詭異的重要場景。

孩子認真、執著,是一件讓大人欣慰的事,彭菊仙卻看著暗自心驚,「他是個完美主義者,不能丟學校的臉,任何事都務求到位,」彭菊仙說:「每天睡不到三小時,常常和同學開會到半夜,頂著寒流去汐止山上淋雨出外景,生病發高燒,吃完藥一退燒又立刻工作。」

 再擔心也別跟孩子硬碰硬

擔心,常逼使大人開始碎唸,彭菊仙也曾嘗試詢問:「這樣荒廢學業、本末倒置,成績怎麼辦?」沒想到兒子勃然大怒:「有些東西拍不出來,我已經崩潰很多次了,你都不知道我壓力有多大!」看兒子處在求好的崩潰邊緣,高中男生吃軟不吃硬,更討厭父母嘮叨和權威管教。了解孩子的煎熬,就算社團活動影響課業,多說無益,硬碰硬只有損壞親子關係,彭菊仙要求自己「閉嘴」,選擇「相信」,相信一切結束後,孩子會回到正軌。

媽媽的壓力也很大,但「媽媽的心臟必須強大,」彭菊仙說:「這時只有忍耐。」荒廢三分之二學期的學業,段考草草複習,能不能All Pass?彭菊仙完全「視而不見」。她能做的,就是孩子拍片收工回家,再晚也端上熱騰騰的菜飯,定時補給雞精、維他命,顧全孩子的健康,讓孩子感受到支持。

同時,彭菊仙也自我做好心理建設:「你了解孩子,他知道自己在幹什麼。」甚至做了最壞的設想:「最壞就是重考。」接受了最壞的結果,彭菊仙坦然了。但向來主張男孩不要多管的爸爸卻受不了,看著房間一團亂,忍不住對孩子發出最後通牒:「你設的目標太大,大而無當!這不是學生能夠完成的事。」並下令立刻把房間收拾回復。

要求有理,但每天上班的爸爸,看不到孩子的受苦虛脫,哪有餘力去執行要求?不忍心的媽媽,只有趁孩子去學校時默默幫忙收拾。這舉動引來先生微詞,彭菊仙解釋:「就這一次,孩子現在需要的,是幫忙他們分擔責任。父母做了什麼,他們一點一滴都會放在心裡。」

果然,向來不希望父母參與學校活動,就怕被同儕說「媽寶」的中學生,拐彎抹角來邀請:「我以為同學爸媽都不會參加,後來發現他們都會去,那你們要來嗎?」彭菊仙一聽就明白。

努力拍出的影片獲得如雷掌聲,聽著台下同學鼓譟叫喊兒子的名字,又高喊:「回去上課!學測成功!」也有同學在台上表達感謝:「爸媽辛苦了!我們會開始用功!」事後兒子與團員們皆剃光頭髮,以示決心。

震盪平息,雖然過程讓人不安,但彭菊仙開心看到孩子完成作品,還可以分享他們的喜悅。這段燃燒青春的痛苦經歷,必有其收穫與成長,即使暫時擱置了學業。

興趣與課業,各據體制教育的兩端,讓人不自覺放掉一端而往另一端傾斜。由於三個兒子都不願離開生長的環境,只能選擇體制教育。既然做了選擇,彭菊仙認為,那就必須認清體制教育的挑戰、壓力跟難度。

興趣是高壓念書的抒壓管道

大兒子靠小聰明念書,成績雖可上前三志願高中,但最後進了一所名氣沒那麼大,卻學風自由的學校,孩子一進去就開始創立社團、拍微電影,累積不少作品,以至於畢業後得以順利考上台北藝術大學電影系。

老二讀國中時,放學一回家就先埋首電腦前四十分鐘寫小說。小兒子熱愛動物,養了為數不少的烏龜、青蛙、蛇、蠑螈……每天得花一定時間整理、餵食,現就讀國中的他,仍然是楊懿如教授「青蛙調查隊」的一員,每隔一、兩週都要去山上做調查,甚至參加志工大隊。

孩子各有主見與愛好,「興趣」是孩子對這世界的探索,也是在高壓念書環境中,抒壓與釋放學業挫折的良方。從大兒子身上,彭菊仙知道,在體制內讀到「最適合」自己的學校,就是好學校,興趣與課業可以同時並存,也必須兼顧。

 一起訂生活計畫和目標分數

兼顧的前提,就是「自己懂得安排,做有效的時間分配」。從國中開始,彭菊仙要求孩子排出「一週生活計畫表」,媽媽則擔任輔助與檢查角色,每週和孩子一起討論、調整:是不是某些課業忘了排進去?抑或把課業排得太緊?既然排了計畫表,就要檢視執行率,彭菊仙說:「目標的設定是為了可以達成,執行率沒達百分之百,也要達到九成。」

而國中是培養各科學力與生活能力的階段,每個人總有強與弱的科目,對於不擅長的科目,彭菊仙要求,就算學不好也不要放棄,設定一個自己可以達到的分數,最好再多設「一、兩分」,並朝此目標去努力。只要達成設定目標,父母就不再要求,以避免不切實際的期待,造成孩子「習得的失落感」。

彭菊仙並不認同「分數不重要」的說法,她重視「分數」,其實代表著重視「努力」的價值。也許努力未必能拿到好成績,但卻不能把「分數不重要」當成不去努力的藉口。

生活計畫表與目標分數的設定,就是為了讓親子彼此直接面對與了解雙方的期望,愈清楚了然,愈不會產生「期望的落差」,沒有落差就不會落空,不會落空的父母與孩子,雙方都有自信。

在老二國中設定的計畫表上,星期六絕對不碰功課,直到星期天下午三點後才開始念書。不碰功課的時間,孩子拿來補眠、自學電腦繪圖與玩手作。排好生活計畫,父母知道孩子在做什麼,便不會憂心而嘮叨。

縱使有時仍會發生失衡,「知道他們能夠把念書之外的事情做好,也不算浪費時間,有些事情總要自己經歷過,才能真正了解大人的指教;沒有實際經歷,對於大人出口的教訓,是不會服氣的,」彭菊仙說:「我的孩子不是學霸,也不是每個孩子都要當學霸,父母能夠陪著他們,有勇氣面對,並渡過每一個關頭,就是最好的了。」 

顏擇雅:自我探索不是一首圓舞曲

 

顏擇雅:自我探索不是一首圓舞曲

許多人把青春期的自我探索等同於生涯探索,以為自我探索就是找到志趣,決定將來從事哪一行業。事實上,青春期的自我探索一定包含生涯探索,青少年多少都會思考將來想做什麼。但是,這卻不等於我們應該鼓勵所有青少年追求自我志趣。為什麼呢?


新課綱的背後理念是強調自我探索。許多父母以為沒這方面的經驗,因為當年讀書時根本沒人在講自我探索。其實,只要考過聯考,都經歷過自我探索。

通常,聯考被當作自我探索的阻礙,因為準備聯考很花時間,學生不可能挖掘興趣。問題是,自我探索並不等於挖掘興趣,也包括發現自己的極限。對許多中老年人來說,人生第一次把本身抗壓、注意力持久、時限內計畫執行完畢等能耐推到極致的經驗就是聯考。

想想看,職場上許多人在完成一項連續多天神經緊繃的工作時,是不是常講一句「好像當年聯考」?聯考幫助很多人理解自己拚起來到底可以多拚,當然也有助於自我探索。

可別誤以為我主張恢復聯考。把知識比喻為食物,聯考就像一場大胃王比賽,誰咀嚼吞嚥快,又不會撐壞肚子,誰就贏。從前這種能力並不普遍,轉換成就業力不是問題。AI與自動化卻改變這一切,比知識大胃王,人類根本不可能贏過機器。要不被AI取代,就必須與AI互補,這種人才應該具備哪些能力?可能還沒有準確答案,因為人類可以運用AI創造出來的工作,絕大多數還沒出現,可以與AI互補的技能想必有千萬種組合。此刻,在思考教育改革時,只能先搞清楚AI本質。

關於AI本質,矽谷創投家班尼迪克.伊凡思(Benedict Evans)給了個妙喻:「供你使喚的百萬工讀生大軍」。這裡,「百萬大軍」是喻其無所不能、上山下海、不怕水深火熱;「工讀生」則有兩層意思:一是工資低廉,二是不知自己要做什麼。

聯考制不應該恢復,就是因為AI的那百萬工讀生大軍,各個都是聯考狀元。這百萬名聯考狀元卻有個弱點:不知知識有何用途,眼界永遠是工讀生。如今教育需要培養的素養就在這裡:把這百萬名聯考狀元自己不會用的知識拿來用的素養。

問題來了:人本性是不知道自己多無知的。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前,歐洲人不只不知道新大陸存在,甚至不知道「我知識缺新大陸那一塊」。你的工讀生是聯考狀元,他很多知識都不在你腦中,如果你連自己知識缺哪一塊都不知,你會連工讀生有哪些知識可以被你用都不知道。

新課綱強調自我探索原因在此:我們希望孩子學會探索自己的無知,從小就習慣去搜尋自己腦中沒存放的知識,並加以運用。

自我探索定義當然不只如此。如果希望智慧一直增長,自我探索應該是一輩子的功課,不只限於青春期。例如付出愛的能力,青春期是要怎麼探索?大多數人都是當了爸媽才發現自己可以付出多少愛。但是有些領域的自我探索的確在青春期特別重要,例如上文提到的:自己的無知、自己的努力極限。

再來,自己的志趣呢?

許多人把青春期的自我探索等同於生涯探索,以為自我探索就是找到志趣,決定將來從事哪一行業。這種說法很普遍,一大原因是過往孩子總覺得志趣被父母否定,本身成為父母後,就希望下一代別再有類似痛苦。沒錯,青春期的自我探索一定包含生涯探索,青少年多少都會思考將來想做什麼。但是,這卻不等於我們應該鼓勵所有青少年追求自我志趣。

首先,「志」與「趣」是兩回事。青少年立志,最常原因是「有為者亦若是」,看到李安電影好看,也嚮往做導演。問題是,羨慕經常不是決定志向的最好理由。你有李安說故事的天賦嗎?你有李安不被競爭擊倒的韌性嗎?別忘了身為導演,票房是競爭,找錢是競爭,拿到好劇本也是競爭。要知道答案,就必須回到前文提到的一種探索:發現自己的極限。

再講興趣。青少年人生經驗不夠,常誤以為哪一科念起來痛苦就是沒興趣。許多孩子受不了父母逼他們學醫,因為生物念起來好痛苦。但是這些孩子後來變成醫生,絕大多數都相當滿意,還反過來勸自己孩子也要學醫,為什麼?

答案:行醫帶來的快樂是高中生無法想像的,絕對不只是社經地位。大多數人一輩子從沒救人經驗,這種經驗對醫生來說卻是日常。日復一日,醫生都可以從工作中獲得巨大意義感,比起來當年生物考試造成的痛苦實在太小了。

誤以為興趣就是念起來輕鬆,其實害許多人選錯職涯。英文分數高,就誤以為應該念外文系,念了才發現自己對英美文學、語言學都興趣缺缺,要去教英文,學校已沒正職缺,去補習班卻受不了慘烈競爭。

認清孩子是專才還是通才

其實,真正興趣不是念起來輕鬆,而是看你願不願意為它付出,把別人眼中的辛苦視為樂趣,甚至願意為它犧牲人生其他樂趣。有真正興趣的青少年很少,若你孩子碰巧是這種少數,他極可能是專才,或異才,他的興趣只要你不打壓就好,根本不需要特別鼓勵。若你孩子跟多數一樣,沒什麼特別興趣,那就是通才。你要他發展興趣,搞不好只會害他過早把未來的路變窄。

專才做生涯選擇,才要考量志趣,通才只要考量職場需求即可。未來有哪些職場需求,父母不見得知道最多,卻一定比孩子多。因此,父母不該全不給意見。試問,如此重要的事,你如果全沒意見,要怎麼讓孩子覺得他真是你的孩子?

當然,父母給的意見如果太壓迫,的確會讓孩子暗中希望自己不是你的孩子。這時,父母可以這麼說:「我不見得正確,你不見得要聽我的話。重點是等你不再是孩子時,如果發現你的人生不是你要的人生,不應該怪說自己是誰的孩子。孩子時的痛苦,至少有助你做出更謹慎的選擇;不再是孩子後,連選擇機會都沒有了。」

這種話孩子聽了不可能好受,但青春期的自我探索本來就不是一首圓舞曲。探索自己的無知,一定會自覺渺小;探索自己的極限,則一定要經歷挫折與煎熬。這些,考過聯考的父母應該都點滴在心頭。

讀那個會吃不飽【文╱顏擇雅】

 讀那個會吃不飽【文

最近在臉書上看到朋友分享一句話:「不要再說我讀那個會吃不飽,我不像你們那麼餓!」相當觸目驚心,就點進去看,原來是文創工作室的卡片文案,不到一天已上千人按讚。還有好多年輕人留言,都在抱怨父母如何不尊重自己志趣:「我爸媽還加一句你就是太年輕不會想,等你將來結婚生子就知道了。」這不是所有父母都會講的嘮叨嗎?「令人髮指」卻是這些年輕人的共同反應。 

做爸媽的應該都跟我一樣,按讚按不下去。「我不像你們那麼餓」這話尤其傷人。「餓」在此應該是重視錢的同義詞。父母重視錢並非天生,而是養兒育女過程相當耗錢,如此二十年除非富豪,最淡泊的人也會視錢如命。如果父母重視錢,孩子卻不重視,那一定是父母很小心不讓孩子嘗到缺錢的委屈。這樣的小孩應該加倍感激父母犧牲才對,怎會回嘴「我不像你們那麼餓」呢?

雖然不茍同,我對卡片想傳達的挫折感卻相當熟悉。畢竟,「讀那個會吃不飽」也是我耳熟能詳的一句話。我爸是醫生,我從小就被灌輸將來要當醫生。自然都會加一句:「當然念不到我們也沒辦法。」意思很清楚:讀醫是父母的期望,用功卻考不進去,他們能理解。但如果能念卻故意不念,這是他們連想都沒想過的。 

一場難以釋懷的親子風暴

我大四轉去比較文學系,事先完全沒有與父母溝通。反正答案一定是「不准」,有什麼好溝通的?半年後,當面告知母親的那一刻終於來到,接下來就是徹夜的親子風暴。我跪了,母親也以淚洗面了,她要我親自寫信告訴爸爸,「辛苦在台灣賺錢供你念書的爸爸」。兩週後接到父親回覆的航空信,開頭第一句就是:「接到來信我已經四晚沒法闔眼睡覺。」 

那大概是我這輩子最黑暗的歲月。誠實說,關於那場親子風暴,我其實比父母更難以釋懷。我回國工作,聽到父母對別人介紹我:「我們要她學醫,結果她去學文學,擔心她找不到工作,沒想到竟然有出版社肯用她。」聽到這話我都生悶氣,覺得出版在我爸媽心目中一定不如醫生。後來我創業,因為媒體報導,經常有親友主動跟我爸媽說我出版的書如何暢銷,母親總興沖沖一五一十學給我聽,我不但沒有高興,還冷笑道:「你還說我讀那個會吃不飽,哼。」言下之意是質疑他們與有榮焉的資格。我這時已經三十好幾。

沒想到有一天,我聽朋友聊起小孩上大學之後的求學歷程:一開始是照志願填,考進第一志願國企系;念了三年沒興趣,降轉中文系。讀著讀著發現自己對寫作的興趣比文學研究還濃厚,畢業就去念新聞所。念到碩士後聽一場演講,才發現最大的興趣是心理諮商,準備要去考心理所。我聽了很奇怪,轉一次就好了,怎麼轉這麼多次呢?父母沒意見嗎?沒想到朋友竟然說我少見多怪,原來這年頭一直換主修的年輕人很多。他們都很會念書,想念什麼研究所都考得上。做父母的反正也說不過小孩,經濟允許都會予以支持,就當做是支持孩子的生涯探索。

原來當年的痛苦是有意義的

我覺得挨了一記悶棍。會念書又興趣廣泛,迷上什麼都全力投入,這不就是年輕時我的寫照?平生第一次,我發現父母當年給我的痛苦是有意義的。如果我當年不是事先預知會有那句「讀那個會吃不飽」,會有一場可怕的親子戰爭,轉系就不會轉得那麼慎重,搞不好轉完還會三心二意,今天考慮學電影,明天又立志當人類學家。又,我進入職場後的一帆風順,恐怕也要謝謝我爸媽那句「讀那個會吃不飽」。那句話讓我永遠都在懷疑自己沒有一技之長,隨時保持學習上的高度飢渴。

難道,我因此就鼓勵父母多跟孩子說「讀那個會吃不飽」?當然不,沒什麼真理值得冒親子失和的風險。何況,以如今產業變化之快速,讀什麼會吃得飽吃不飽,已經愈來愈難講了。五年前誰知道DRAM、面板、LED、太陽光電將成為台灣四大「慘」業,害一大堆學電機的被裁員減薪?

我贊成的,是父母應儘早讓孩子對生涯選感到戒慎恐懼。畢竟會有「讀那個會吃不飽」這種話,真正原因並非父母重視吃飽,而是職場閱歷多年,實在看過太多被浪擲的才華,被渺視的夢想,被踐踏的尊嚴。父母都記得自己當年是如何單純得無可救藥,才會認為孩子如今一定單純得無可救藥。如果是這樣,為何不直接把所見所聞描述給孩子聽?也許等孩子上國中,就開始讓孩子用聽故事的方式,學到外面世界的殘酷一二。別光催孩子去念書,偶爾也分享一下自己或他人的職場點滴。這樣不只對親子關係有益無害,也可讓孩子早點學會緊張,才不會到大學和研究所,還以為自己有一大堆青春可以揮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