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4日 星期日

正向教養

 

講師背景—黃柏嘉心理諮商師

 

每天都在輔導家暴等比較辛苦的家庭,每個月輔導30-50對,孩子出生後, 選擇遵從自己小時候的夢想當家庭主夫,一做就是十年。全職爸爸的生活大概是這樣: 每天五六點起床,準備早餐,目送太太出門上班,帶小孩出去活動,中午弄餐飯給小孩吃,小孩睡午覺自己趕快處理家事,小孩起來之後再帶小孩出去活動,之後回家幫孩子洗澡,煮晚餐並等太太回家一起開飯,廚房工作善後完畢才可以出去”兼差”做心理諮詢輔導,晚上十點回家整理”兼差工作”內容並準備”正職”隔天要煮的菜,到一點多睡然後隔天六點又要起床……..

 

一開始煮夫的生活也有四個月”產後憂鬱” ,每天哭滿2小時 (早上7-9點時候獨自在家落淚神傷) ,柏嘉心理師原來身兼兩個諮商中心主任,原本是小主管,職場生活中有部分的世界繞著自己轉,轉職成家庭主夫之後,變成要以太太和孩子為中心轉, 心裡很難調適。心理師做十年家庭主夫的心得是: 每個媽媽都不容易,要覺得自己是個夠好的媽媽,夠好就可以了,沒有任何一個母親是完美的! 

 

教養的挑戰

 

當你以為你是一歲兒童的專家,孩子已經兩歲了,當你覺得對三歲小孩的心理掌控游刃有餘時,小孩又五歲了,好不容易掌握低年級課程要怎麼教,小孩卻五年級了,終於學到了和高年級兒童變成麻吉的方法,兒童已經變成國中生不理你了!! 我們做父母的,永遠都只能跟在孩子後面跑,跟他一起成長一同學習,每個父母都是生完小孩之後才開始學做父母。

 

另外還要強調一點: 沒有一個教養方式是完美而且可以一體通用的! 教養的過程中有太多變數,用的人是誰、使用對象是誰、生活背景和文化環境有怎麼樣? 不用執著找最好的方法,而是找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什麼時候教養方法需要更新?

 

正向教養的祖師奶奶 Jane Nelsen說,「只要你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感覺到十分痛苦,那必然代表你的方法需要調整」十分痛苦我們可以這樣定義:連和孩子待在同一空間,都覺得很不情願,那就算十分痛苦。 為什麼會覺得很痛苦呢?我們舉個例子: 可能有人會希望孩子的大小事情都要在自己的掌控內,但是孩子長大了,越來越有自己的意見(越來越不乖),這時一樣期待孩子聽話的父母,就會十分痛苦。教養沒有對錯,但是絕對需要不斷的更新。舉個例子:同樣是過馬路,不同年紀我們有不同的做法,一歲時要抱著、三歲要牽著、十歲了要放手讓孩子自己過馬路,如果有個人決定揹著十八歲好手好腳智力正常的兒子過馬路,然後說帶孩子好苦啊~~您會覺得這樣子正常嗎??在教養中會建議父母從孩子聽得懂可以溝通之後,就要升級努力目標:從追求孩子的聽話與服從,走向贏得孩子的認可與合作

 

什麼是聽話與服從呢? 就是用獎勵和懲罰的方式讓小孩配合。用個大家常見的例子: 幼兒搭高鐵吵鬧不安,媽媽一直”噓”或警告”再吵!車掌小姐過來抓你!!” ,孩子很快就知道媽媽只敢”噓”不敢打他,車掌小姐也不會過來抓人,精明的小孩一兩回就能知道其實沒有人能拿他怎麼辦。也有很多家長用糖果餅乾來利誘孩子,讓孩子配合,這得要在孩子還有想零食的前提下才有效 ,不想吃的時候就無效了,兩歲到五歲還行得通,十歲的還會因為有巧克力裡你嗎? 不要養成孩子:為了前面的好處前進、 或為了後面有處罰而前進,要先想”你要教的是甚麼” 再想你要怎麼教 以高鐵車廂為例:不是只叫小孩要安靜 ,而是教孩子 “要考慮到其他人的感受,這是人與人之間相處最基本的尊重” 。當然我們這樣跟幼兒講,他們不可能聽懂的,柏嘉心理師說他的方法如下:抱著孩子在車廂走一圈,並陪孩子數有幾個人在睡覺/休息。數完了之後問孩子:「如果半夜睡覺被吵醒,你會不會覺得很生氣或因為還很想再睡而哭哭?」 孩子:「會可是把拔我沒辦法安靜那麼久!」 爸爸:「除了考慮別人的需要, 我也要考慮到你的需要,你的需要對爸爸來說很重要,你如果有需要可以舉手我們到車廂和車廂中間聊聊天,那裏不會吵到人。」孩子於是馬上舉手說要出去車廂中間和爸爸說話。就這個過程來來回回數十遍之後,可以養成孩子兩個概念 (1) 有需要爸爸媽媽幫忙陪伴時要說,爸爸媽媽會聽也會視情況幫忙 (2)自己的需求很重要別人的需求也很重要。 雖然辛苦,但最後我們就不需要用規範、處罰、獎賞……等等外在的事物來要求孩子”你得在高鐵上安靜不大聲講話”了

 

另外一個實例分享: 柏嘉心理師全家在孩子小時候到餐廳用餐時 ,孩子吵鬧不會用手機或平板安撫若孩子已經坐不住了孩子可舉手父母會輪流帶出去數車子、走一走,這個過程中,孩子有滿足他起來動一動的需要,餐廳的其他人也可以不受打擾繼續用餐。終於有一次柏嘉心理師的孩子問他: 「為什麼我們來餐廳,爸爸媽媽都要一直出去帶我們坐在外面數車子? 爸爸說:「如果你們覺得可以我也很想坐在裡面久一點好好吃頓飯。」孩子:「那我今天可以陪你進去坐,你可以吃久一點。」 大人的需求沒有高於孩子的需求,小孩認同大人的想法之後,大人小孩是能夠合作的合作與聽話是不一樣的。如果今天朋友聚餐,先生席間高談闊論說: 「我們家能順利運作是因為我太太特別”聽話”。」試問太太聽到的感覺會是愉快的嗎?  聽話只需要考慮一個人的想法和需求合作是考量到大家的想法和需求,沒有誰上誰下、誰主誰從、更不是誰貶低誰而是我們有一定的重要性,我們的關係是平等的,我的想法和你的需求都要被重視被處理。一個家最舒服的狀態就是全家一起合作的狀態阿德勒心理的這一派很強調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是平等的

 

夫妻觀念不同調時怎麼辦?

 

先生不認同或做不到 那媽媽自己先開始做孩子會適應的 看到媽媽知道是”平等可以溝通” 看到爸爸是”要乖要聽話”。這樣的狀態也不見得不好,就像孩子對保母、對老師、對阿公阿罵的態度和表現都會不同一樣,這是十分合理也常見的。心理師比較強調的是二歲的孩子就可以溝通了小孩只是還不知道如何表達而已,所以我們的話語要簡單,動作要清楚。像是托嬰中心保育員教小孩:「我們可以哭哭 我們到外面哭哭(抱出去) ,不哭哭再進來(抱進教室),哭哭在外面 (再抱出去), 裡面不哭哭(再抱進來) 。」 多重複幾次,兩歲小孩一樣了解大人的意思。等到爸爸發現媽媽不用打不用威脅不用大聲,小孩也可以聽話,爸爸的觀念就可能會慢慢調整。 

 

感受一下不同的語言帶來給你的感覺

 

•沒問題  很好  喔~原來如此  謝謝你告訴我  你可以幫我一個忙嗎  我這裡需要幫忙  很謝謝你  可以 我喜歡你用的這個紅色  我喜歡你寫的這個字  我看到你很用心  謝謝你的幫忙  我需要你的一個協助  謝謝你告訴我  我們一起試試看   你想在試看看嗎?

 

• 我說不行  我說不行就是不行  停!  不可以   停下來!  你在幹嘛? 喂!!!   不要這樣  我不喜歡這樣  這裡不對  這裡錯了改過來  這裡擦掉重寫  快一點  你可以再快一點嗎? 你有什麼問題?  你到底是怎麼想的? 

 

這兩組詞句給你甚麼感覺呢? 上面那一組感覺是愉悅、被肯定、放鬆 —> 可以拉近我們和孩子的距離,下面那一組感覺是煩躁、委屈、疑惑、討厭—> 會讓孩子自然而然想和我們保持距離。當然不是說我們完全不能在親子相處中講下面那一組詞語,但當親子相處幾乎都只有下面那一組的詞語出現,孩子的感覺麼會好呢? 

 

使用讚美、肯定、勉勵、和感謝這一組詞句的使用時機標準不用很高,我們每個人都有雞蛋裡挑骨頭的天賦,但是現在用挑出孩子做得好的地方 如果沒有一個字寫得好,你也可以稱讚孩子:你這一筆真直、你那一撇的長度剛剛好很漂亮! 畫圖也是,我們可以說”你這個紅色用在這裡很漂亮”、”我很喜歡這個黃色給我的感覺,很溫暖” 。 我們的稱讚和鼓勵要具體要真誠,孩子真的可以感受的到! 語言是會帶給其他人感覺的使用錯誤的語言和態度孩子感受不舒服,自然無法產生想要和我們合作的動機教養要從安頓孩子的情緒開始當孩子視大人為一個威脅時他的耳朵和大腦都不會打開的

 

正向管教的觀念

 

正向管教的觀念從阿德勒而來,阿德勒認為: 所有的行為都指向兩種感受的追求

(1) 我有能力做點什麼(成就感) : 自己怎麼看待自己 我能不能用正向的角度看自己 我有沒有能力 我是不是一個有用的人我可以喜歡自己的地方

(2) 被某人愛著/需要著 (歸屬感): 我是否有在一個很重要的連結(父母/夫妻/親子/同事/長官屬下/客戶)我與別人的關係如何在和他人的關係中有沒有可以被正向肯定的地方?

 

阿德勒很重視行為的背面,為什麼這個行為會產生? 是因為這個行為提供了成就感? 還是這個行為提供了歸屬感? 如果現在這個人的行為不盡理想 ,是否有辦法提升這個人的成就感或歸屬感? 舉個例子來說: 孩子沒辦法專心寫功課他是遇到什麼問題呢?  是因為作業太困難使孩子太沒有價值感? 或是她有其他心煩的事情(有其他歸屬感或成就感更大的事情讓他不能專心)?  有些孩子在父母衝突或經濟不穩定的家庭他在成就感和歸屬感都有欠缺當然無法專注在自己的課業上。這就像是問題背後的問題,當孩子的家庭關係或經濟情況不能穩定下來時,即使找一個人一對一的在課業上輔導他,孩子未必會有明顯的進步,但當他的根本問題改善了,成就感及歸屬感有所提升,不用額外補救教學,孩子的成績和學習狀況就有起色了。

 

再來講講心理師怎麼看待”網絡成癮”這個新興文明病。網路成癮是現在常見的親子衝突點之一,青少年玩手遊,很容易透過寶物、分數、升級等等在遊戲中的回饋,立即感覺到自己變強、得到即時的獎賞。如果青少年正好在真實世界得不到成就感, 就很容易陷入手遊世界。手遊的虛擬世界也可以創造很強的歸屬感,在現實生活中如果遇到了壞人,可能很難有人為你挺身而出,但在遊戲世界裡,多的是同伴願意為你擋刀、陪你一起打怪、在你需要時幫你補血。有些青少年父母硬要關閉電腦時,可能會出現不理性的行為動作:他正在跟同伴攻城掠地打仗到一半,現在如果下線 ,同伴就死光了!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也會大打折扣,孩子怎麼可能不跟你拚命反抗呢?

 

回到心理師如何評估是否網路成癮: 看這個黏在手遊上的人,在真實世界中是否能得到其他肯定的方式?如果青少年在課業上也可以得到成就感,那頂多只是很愛玩遊戲而沒有到成癮的程度,如果這個孩子他功課不好但是體育很好,是籃球的校隊,那麼看看他把校隊練習跟打手遊的重要性哪一個放在前面,如果這個孩子很清楚的知道校隊練習的團隊合作比打手遊的團隊合作要更重要,那麼我們也不必擔心這個孩子會網路成癮。各位的另一半可能也有人很喜歡打電動,他會為了打電動而不工作不吃飯嗎?如果不會的話,在某個程度以下就放過他吧(笑)


孩子感覺好的時候,會表現得更好 (feel good , do good)

 

孩子的行為像是一串粽子,讓孩子行為提升最好的方式,就像我們要把粽子拉高時,不是要把每個粽子往上推, 而是要從線頭處把一串整個往上提。而在行為學中,這個往上提的力量就是成就感和歸屬感。是什麼讓我在工作上兢兢業業?因為我是一個努力的人。為何會想在公車上讓座給不認識的長輩?因為我是可以尊重並且照顧別人需求的人。這個就是人如何看待自己,以及對自我價值如何的標籤,回到教養上,我們需要重視的是,孩子怎麼看待自己?他相信自己是好的孩子嗎?相信自己是對別人重要的孩子嗎?他有感受到被愛嗎?

 

內在的驅力當然重於外在的規範,現在孩子才小學低年級,他不寫作業你可以打他、罵他、抓著他的手把作業寫完,等到他上了國中、高中甚至大學,我們還能這樣做嗎?在學習上產生挫折的小朋友,建議先從強科提升,建立自信心,相信我是個能學習的人, 再來學那些對孩子來說是比較困難的事。

 

史蒂芬.柯維在「與成功有約」這本書裡面非常重視”以終為始”這個概念,我們為什麼要叫孩子寫作業?最終是希望他能自律,還是只是要他每天都可以把作業寫完?請各位記住:在成為一個成績好的人之前,要先成為一個好人。記得父母要守護一個初心, 這是 “學習的樂趣”。在學習上卡關,我們換個方式學、換個老師學、甚至在網路上找資源學,不變的是在這個學習產生挫折的過程中,我們要一再的讓孩子可以感受到「沒關係,我陪你」。沒有什麼(考試、成績、勝敗、名次 )值得拿孩子的學習樂趣來換。

 

寵孩子 vs 愛孩子

 

阿德勒認為適度的挫敗感,是讓自己前進努力的動力。但在過度自卑痛苦中,是容易選擇逃避放棄,因為覺得「變好」太遠太難了。請各位記得,要讓孩子看見自己的好,而不是一直看見自己的問題。孩子的自尊自信不是來自於很多讚美的語言,是要引導孩子達成目標, 他的自信才會提升。只用正向語言洗腦他們,給孩子建立出來的將是流沙上的自信,這樣的自信,是由別人誇來的,完全沒有基礎可言。

 

父母(尤其是能力很強的父母),很容易想要”移除”孩子受苦的機會,但我們應該要相信,孩子在逆境中學到的東西,只會更多不會更少。孩子面對困難,我陪伴、溫和打氣,孩子的自信不是來自於那些正向語言,而是達到目標後的”成就感”。努力之後仍然失敗或依舊做不到的挫折,我們的安慰和陪伴是給孩子”歸屬感”。寵孩子可以說是只關注怎麼讓孩子快樂,愛孩子則是陪孩子一起面對,經驗生活中的快樂和成長中的痛苦。事實就是「人生痛苦多於快樂」,但我”陪你”在這裡、我們”一起”在這裡 (歸屬感),快樂會加倍、痛苦會減半。

 

人生很多事情是沒辦法馬上解決的,但孩子想努力的時候,父母都在這裡,「我陪你再試看看」!這一次一次的溫柔陪伴,對依附關係的建立非常有幫助。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或是負責任的態度,無法透過一次說教跟提醒就建立起來(……傷心……),需要持續不間斷一次次的訓練、教導、示範與提醒。提供孩子符合它們年齡的責任感與能力的任務,讓孩子實際動手,為家人有所貢獻,除了給孩子成就感之外,也會讓孩子對家庭更有歸屬感。

 

父母的角色是孩子在學習上的”教練” ,我們用對話和引導的方式,陪孩子一起解決問題,而不是用高壓把問題輾過去。舉很多父母痛苦不已的問題來說: 作業回家寫不完。父母們知道作業的目的是什麼嗎?應該是要複習今天學校學習的功課對吧! 孩子不想寫作業、不肯寫作業或作業寫不完,柏嘉心理師的態度是: 那是「你的」作業,你寫不完,我沒有道理比你更急,我可以陪你,但我不會幫你移除寫作業的困難和寫作業的痛苦。老師分享到他兒子整個國小一年級,都沒辦法在晚上9:30前完成作業,全家都很痛苦。第一輪心理師和孩子討論:「你作業沒辦法在時間內完成,你覺得你遇到什麼困難?你覺得我們還可以怎麼做呢?」孩子回答:「今天一回家就看電視,一下就把電視時間30分鐘用完了, 可是還是好想再看,後來就沒辦法專心寫作業。」柏嘉心理師:「那你覺得要怎麼改善?」孩子:「我想把電視時間拆成15分鐘和15分鐘,前面看一下,就去寫作業,寫完再看15分鐘。」結果第二天孩子還是沒有把作業寫完,孩子說:「因為桌子太亂以致於沒辦法專心寫功課,明天改成看電視、收桌子、寫作業、看電視,應該就可以把作業寫完了。」結果第三天還是寫不完,孩子辯解因為昨天收桌子收太久,並表示:「因為桌子差不多收完了,所以今天應該不會超過了!」結果第四天還是超過時間……柏嘉心理師對孩子說:「你如果今天無法完成,沒關係,但明天要去跟老師道歉」。一段關係中,你若是比較著急某件事的那個人,那件事就變成是你的事。柏嘉心理師的孩子整個一年級沒有幾天是把作業寫完的,所以在學校常常都不能下課,要一直補寫作業(幫小孩寫個慘字)。

 

一次一次的面對問題、討論修改、回顧執行程度,讓孩子養成解決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也讓孩子學會安排自己的行程、時間(Ex. 今天作業有三項,國語寫一個小時、數學寫半個小時 、生活寫20分鐘,孩子表示兩個小時內可以完成,所以想要先休息到6點在開始寫作業。在這個狀況中,孩子已經有提出了他的看法,那應該就要給他嘗試看看的機會。再重複一次: 作業是孩子的事,沒有道理做父母的比他著急。)

 

陪孩子解決問題這條路很慢,但我們還是要先想終點、再想起點(以終為始的概念),如果孩子25歲時發生一個很大的困難,腦海浮現的第一句話是”沒爸媽罩我死定了” 還是 “我該怎麼辦才好”,父母希望是前者還是後者呢?父母應該是希望孩子變成「排除/解決你自己問題的專家」,那我們在漫長的教養過程中就要用這樣的態度去面對。

 

為孩子的好行為上個鎖

 

孩子不能記得每次的正向行為,但我們可以為他們的正向行為做出言語解釋,並幫這些行為貼上標籤,柏嘉心理師稱這個做法是「為孩子的好行為上個鎖」。譬如說告訴孩子:「你總是願意幫媽媽很多事情,這就是體貼」、「我看你夠主動把自己的玩具跟別的小朋友一起玩,這就叫做”分享”」、「我看你拍拍妹妹的樣子很輕很慢,這就是溫柔,你是一個溫柔的哥哥」、「你總是一口氣把事情做完,你是個”堅持”的孩子」。孩子不會記得他所做的每一件好棒棒的事情,但是藉由我們把他好的行為具體化,他可以知道「我是一個OO的人」,他會在這一段過程中產生一個正向的身分認定,這會是孩子一生受用不盡的寶藏

 

今晚回家孩子問三個問題: (1) 你是好孩子嗎?(2) 如果你是,你好在哪?如果你不是,你有没有好的地方 (3) 你覺得爸爸/媽媽喜歡跟你在一起的時候嗎?當父母最重要的任務是 – 幫助孩子找到一個真心喜歡自己的理由。若是孩子真的是一個優點很少的人,你仍然可以記得一件事: “感謝”是最有效的鼓勵,注意孩子的貢獻跟幫助,並傳達重點:幸好有你,真的幫了我很多忙/ 有你幫忙讓我很開心/ 爸爸很喜歡今天上午跟你出去玩這一段時間/ 媽媽很高興你這麼早把功課寫完,讓媽媽可以一起跟你出來散散步/ 謝謝你幫忙照顧妹妹/ 因為你是一個好哥哥、爸爸才能一個人帶你們兩個人出門/ 謝謝你努力收集這麼多好寶寶點數,我們全家才能一起出來玩。正向聚焦在孩子表現不錯的地方上,可以提升他的成就感和歸屬感,讓他在其他的地方也展現出更好的一面。

 

阿德勒心理學的書,這幾年最紅的那一本叫做「被討厭的勇氣」,作是是岸見一朗。他有來台灣演講過,在講座中他出了一個狀況題:爸爸帶著孩子來諮商,大約一小時後,要離開了,這一個多小時中孩子乖乖在旁邊玩,沒有打擾兩個大人講話,要離開前,爸爸會跟孩子說什麼呢?大多人會對孩子說肯定的話,例如”你好乖唷”、”你今天都沒有吵,這樣很棒”。但如果今天是太太陪你去,你要離開時,會跟太太說什麼 “謝謝你陪我來” 、 “我今天真的收穫很多,我很高興” 。有沒有發現,一樣是值得稱許的行為,我們對孩子講的,跟對先生/太太講的是不一樣的!很多時候我們的正向語言「不會」增加孩子的勇氣, 因為這種稱讚是”上對下” 的關係,如果今天是醫生跟護理人員說「你今天動作很快,這樣很好」,護理人員可能會覺得被讚賞了心情不錯 ,但如果今天是護理人員對醫生說「你今天對病人很有耐心,你好棒,請繼續保持」,就覺得哪裡怪怪的?這是位置的問題,因為在世俗中醫師跟護理人員還是有一些主從的關係。當你的讚賞孩子聽不下去,也沒有獲得滋養的感覺,可能是無形中是因為父母也由在上位者的姿態對他說這些話,你們的關係不是平等的,孩子當然有可能感覺沒那麼好。

 

如果不知道如何鼓勵你的孩子,試著在家庭推行”感謝的文化”。我們表達感謝有兩個內在意涵: 一、 你做的這件事,我有看見二、 你做的這件事,對我來說很重要。這同時增加價值感和歸屬感。感謝不能是手段,應該要沒有目的性,單純是傳遞表達情感,很多的感謝到後來都變質了, 這樣就失去初衷了。

 

學習溫和而有邊界的愛

 

正向管教一言以蔽之,就是溫和而堅定的愛。溫和是態度溫和、而且會在乎孩子的情緒並接住孩子的情緒,而堅定是我們有所堅持,不可以就是不可以,你有沒有哭或有多麼生氣,不會改變我們的原則或事情的結果。

 

教導規矩從來不需要冷漠,我們只要滿足孩子的需要,不是滿足孩子的想要。兩者關鍵區别在:情緒有沒有被覺察並適當的接住。舉個例子: 幼稚園小孩吵著要看電視,媽媽不給他看,孩子因而哭鬧不休。在這個例子裡面,孩子「想要」的是看電視,因為「想要看電視」這個要求被父母拒絕之後,產生的憤怒和挫折感,和小朋友生氣氣的這個情緒,是「需要」被接納而理解的。所以我們可以這樣回應小孩: 你生氣氣哭哭,媽媽可以抱抱可以秀秀,但我沒辦法因為你哭就讓你看電視。再舉一個例子讓大家可以分清楚想要和需要的不同,例如一個國小低年級的孩子因為功課沒有寫完而且又要考試了,所以不想去上學,故而假裝頭痛身體不舒服不要去學校。那這個例子裡面,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孩子的「想要」是不去上學,但是他「需要」的是父母安撫對於上學的擔心與害怕,還有學習承擔後果的勇氣。

 

為人父母應該要照顧孩子的心情與感受,但未必要答應孩子每一個慾望與要求。孩子是透過後果來學習,教孩子用的是原則,而不是用很兇的語氣甚至用體罰,孩子不是聽你說的話,而是看你做的事嚴格是代表我們的原則有一致性,態度有連貫性,而不是你的聲音大不大、棍子粗不粗。譬如孩子想要一台限量的Tomica,但是爸爸不想買給他,爸爸的處理方法:「爸爸在這裡,我猜(情感反饋) 買不到想要的車車你很難過對不對?我也清楚你很想要那台車,我知道,但是我不能買給你。因為我們這次出來只有要買文具,本來沒有打算要買車車。你需要我抱抱嗎?」爸爸的安撫與愛是無限量供給,但孩子想要的東西(物質)有限量的提供。在這個例子中,原則有一致性是,孩子不會因為從單純哭鬧而變本加厲換成在地上打滾,爸爸就買小車車給他。態度有連貫性,是指從孩子小班開始到小學三年級,出門時沒打算買的玩具,就一定不會回家前改變主意買給他。孩子知道爸爸是嚴格的,但也知道爸爸愛他,這兩者從不相違背。

 

要讓一個10歲以下的孩子在物質上應有盡有,是很簡單的,但這世界多的是不是你想要就得到的東西,當小孩長大後再遇到這樣的狀況,他要怎麼面對? 物質還算簡單,努力賺錢就有,但感情不是這樣,小孩長大會不會變成危險情人?如果不想讓小孩養成這樣的性格,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就要讓孩子學到,不是你很痛苦/憤怒/悲傷,你的需求就可以被滿足。 父母不該移除孩子在成長中的困難和滿足他生活中大部分的慾望,父母的存在,是陪伴孩子學習安撫自己的情緒、成為處理自己問題的專家。父母總是要告訴孩子:不是你痛苦,就甚麼都可以。你很痛苦, 我可以安慰也願意幫忙,但不代表我們要滿足你的「想要」。

 

考慮要教他的是什麼

 

在柏嘉心理師家裡,孩子從能夠溝通之後,就有很多事情可以自己決定。以用餐這件事來講,吃飯時大人決定兩件事,小孩決定兩件事,大人決定吃什麼、和甚麼時候吃 (因為煮飯的是大人),孩子決定要不要吃、和要吃多少。肚子是你自己的,填飽肚子是小孩自己的責任,挑食不會被駡,但孩子得承擔因為太挑食而半夜餓肚子的後果。

 

阿德勒認為沒有任何一個孩子天生是不好的/壞的,會犯錯不是動機的問題,而是孩子能力還不足,把每個錯誤當成學習的機會,將待解決的問題 ,變成一個功課。像是四歲的哥哥「打」一歲的妹妹,要先分清楚哥哥真的是要欺負妹妹?還是他還不知道控制自己的力道?若是孩子不會控制力道,那就教他控制力氣,若是真的想欺負妹妹,那就教孩子合適的相處技巧,並且向孩子保證: 「即使有妹妹,媽媽還是愛你,你對媽媽很重要,如果你能友善的對待妹妹,媽媽會知道你是一個會”照顧”妹妹的哥哥,媽媽會很感謝你的幫忙。」(像這一段話,有安撫孩子的情緒,給他一個正向聚焦,並幫孩子做出一個好的身分認定)

 

最後來談一談如何幫孩子找亮點。阿德勒認為人的價值感/歸屬感產生的方式,不是因為贏了誰,而是因為”幫了誰”。人天生都有自卑的感受,但這是人類前進的動力之一。大家一生都在克服自己的自卑感,克服自卑感方法有 (1)贏過別人,但永遠有更厲害的對象,想成為贏家是永無止境的追求 (2)逃避競爭,但折磨自己的聲音和自卑的感受,在心靈深處依然存在。克服自卑最好的方法 ,是在群體關係中找到自己的價值和位置,找到自己的能力可以幫助誰。用一段影片結束今天的演講。

 

影片:坐了一天的冷板凳

 

本日金句: 

 

孩子的勇氣不能由外面附加

 

不要太過聚焦 “今天”一定要完成什麼,要耐住性子,孩子會自己找到出路

 

孩子要學習:怎麼跟自己對話、怎麼面對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

 

孩子是一個整體,不用聚焦在功課

 

大家只在乎當下的”勝負” ,但其實人生的”勝負” ,才是最終追求的目標

 

價值感、歸屬感才能讓孩子走得長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