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4日 星期三

小孩比我們想像的懂得多


週末跟姐姐他們去住凱薩飯店。 使用了飯店的遊戲室,還有房間裡面的小泳池和凱薩飯店的大泳池。 凱撒飯店對面是小灣海灘 。 覺得住在這裡很不錯,真的可以好好放鬆。 也不用開車開來開去。


剛好接著端午節要自己安排行程。 變得懶得開車出門。 因為剛剛經歷過出遊的慌亂,請參考6月20號的 部落格。想想遊戲室其實帶去社福館就可以解決。 布丁很想要玩扇形車站。 遊戲室溜滑梯。 帶去公園溜滑梯也可以解決,但是很熱。


屏東找不到像凱薩那樣的游泳池。 水深60在室外。 想想國民運動中心也不錯,至少不用曬太陽。其實有點懶得帶他們旅行。 但是旅行應該可以給他們一些好處。 所以這個活動還是要持續。 就像是我要持續給他們英文教育一樣。


說旅行讓他們完全不記得。 好像也沒有。 小花現在不到兩歲。 就會說看到水母看到書中的水母就會說阿母收縮收縮收縮。 手還會開合開合。 他現在會知道墾丁在地圖的哪個位置。 記得墾丁可以抓螃蟹。

一年前帶他去看紙風車劇團雞城故事。 裡面有一句話是嚇到吃手手,然後另外一隻公雞就說不可以吃手手。他到現在都還記得還有記得公雞叫他不要吃手手 。 跟他講日蝕的事情,本來他不想出門,後來我跟他說我現在要去看日蝕,他就說要出門了。


瑜(大班)來我們家,他會知道東西南北。  放佩佩豬英文的影片,他說他看不懂。 隔天放英文兒歌老師有教過,他就唱得很開心。 感覺還是要引導。 他們才會對英文,有興趣持續接觸。

旅行的記憶會留在孩子潛意識

2020.05.01
by 小兒感染科 - 黃瑽寧 (親子天下小行星)

有人說帶小孩出國玩很浪費錢,因為他以後什麼都不記得。 但當下全家人在一起的悸動、歡笑、溫暖,還是會留在他們的潛意識裡。

我人生第一次出國,是大概五歲左右的時候。那次隨著家人到歐洲旅遊,根據我父母的描述,行程包括:爬鐵力士山、古蹟巡禮、聽音樂會等等。然而,我必須老實說,這段旅行在我的記憶中是一片空白,完完全全沒有印象。
很多父母應該有經驗,學齡前兒童對於出國的記憶,似乎可以持續到七歲左右,但是如果沒有不斷和孩子提及這些旅行的細節,在七歲之後,他們真的會忘得一乾二淨。原來,在七歲的時候,人的大腦會經歷一段「童年失憶」的過程,所謂的「童年失憶」,有點像是電腦的硬碟重整,大腦會把一些較早的記憶、較不常用的連結慢慢修剪、拋棄掉,終至遺忘。也就是說,在七歲以前,我們雖然仍能想起三歲時發生過的事,但七歲之後,如果這個情境沒有反覆出現,就不會再記得了。

臉書的功能之一,是跳出多年前同一日的動態回顧,我看到以前全家人出國旅遊的照片底下,朋友曾經留下一段話:「孩子太小,出國玩很浪費錢,因為他以後什麼都不記得。」當時我沒有回覆,但心裡想著:「那有什麼關係呢!只要我們夫妻倆記得就好了,不是嗎?」而且我相信孩子長大之後,雖然不記得吃了什麼?買了什麼?玩了哪裡?住了哪裡?但當下那份全家人在一起的悸動、歡笑、溫暖,都還是會留在他們的潛意識裡。




和孩子一起旅行,是為了培養他的心靈,而不是填滿他的記憶

2018.10.16

我說,和孩子一起旅行,是為了培養他的心靈,而不是填滿他的記憶。
 
在開始LittleTinker停課教育實驗室之前,我們一家三口有歷經一段長時間四處移動。成行前,親朋好友後無不訝異於我們的決定,不外乎說花費很大、孩子長大也不會記得、或帶著孩子四處跑受罪等云云。
 
我的兒子或許不記得第一次見到海洋時,那沁涼的海水沖到他的腳指邊的感覺;他也可能不記得當時爸爸牽著他,陪他在水中探索的時刻。
 
然而,「他會不會記得」,並不是重點。
 
和孩子一同旅行,對我們而言的意義在於,這段時間如何重新定義我們對於家與家人的詮釋?旅行中的經驗教給我與孩子些什麼?如果這些珍貴的相處不會永久留存在我們的記憶中,那麼經驗會以什麼方式存在?認知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四個非帶孩子去旅行不可的理由:
 
1. 旅行促進孩子大腦發展
認知心理學家發現,旅行對於孩童的發育有著積極的影響。這些影響並非直接有形的,但卻更為重要。Morgot Sunderland博士和她的研究團隊發現,當與孩子一起旅行時,孩子大腦中的遊戲(PLAY)與尋找(SEEKING)系統等兩塊區域會被激活與訓練,這些區域在家中則不那麼活躍。一旦兒童發現自然界中的新事物,就會激活尋求系統,像是感受到腳下的沙、和爸爸一起抓蛞蝓的時刻,這些觸發因素對於兒童的認知發展有重要的影響。
 
2. 旅行拉近家人間的距離
神經科學家華盛頓州立大學Jaak Panksepp教授證實,孩子在旅行中的經驗激活大腦中的這兩個系統時,會觸發大腦分泌健康神經化學物質,包括鴉片、催產素和多巴胺,這些「自然的禮物」會幫助我們減輕壓力,激發彼此溫暖、仁慈的感覺,讓人感覺世界上一切都很好。隨著這樣的機制,家庭成員更能夠珍視彼此。此外令人訝異的是,神經科學家Kerstin Uvnas-Moberg發現,這些系統就像肌肉:使用它們越多,它們就越成為你個性的一部分,從情緒狀態演變為人格特質。
 
3. 旅行提升孩童的專注力
此外,也有研究發現,旅行能夠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在大自然中活動20分鐘後,兒童的注意力和注意力皆能有所改善,效果和甚至比過動症兒童所服用的藥物還要好。
 
那旅行對於父母有甚麼好處呢?實徵研究顯示,在孩子在大自然中一起散步會使身體平靜、降低血壓和壓力激素水平甚至膽固醇,所以父母和祖父母也會受益。
 
4. 旅行帶來孩子智商發展
假期和智商之間有關係嗎?豐富的環境提供了社交、身體、認知和感官交互相結合方面強大的新體驗。想一想:家人在一起;一起穿過森林、一起觀察生物、在溫暖的陽光下一起閒逛、在日落的海邊感覺大自然令人屏息的美麗。豐富的環境打開了額葉中關鍵「腦肥」(brain fertilizers)的基因表達,增強了腦的能力,如壓力調節、注意力集中、良好的計劃和學習能力,並且能改善身心健康。因此,旅行也有助於兒童的智商發展。
 
探索大自然、體驗文化、享受美食多樣性,最重要的是,遠離日常環境。旅行觸發了我們所有的感官,培養了我們的彈性與耐受力。即使他太年幼而不記得細節,我觀察到每一次新體驗都給了他一個在潛意識中的參考框架;即使他坐在飛機上感到受到不自在,我看到他正在理解規則並嘗試學著更有耐心;即使他在舒適圈外嘗試某些東西感到緊張,我知道他因此變得更大膽和勇敢。
 
我們知道帶著一個兩歲兒繞世界大半圈並不容易,但經過這一遭,我們想大聲說,和孩子一起旅行,是再好不過的投資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