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2日 星期三

心智圖 ptt

大家好,我是個苦於記憶力有點不好的醫學生,為此研究了很多有關記憶的方法也吃過藥物了 但是改善成效有限 以前曾經稍微研究過心智圖 不過當時覺得有些科目有太多東西要抄寫上去 感覺時間成本有點不符合 所以就沒再練習了

最近又看到一些影片還有書籍再推薦這個方法,於是又想來研究一下 我上網找了一本叫做”醫學生必讀的心智圖(Mind Maps for Medical Students)”的書來 研究一下 想看看是否是我對於醫學科目的心智圖製作方面有點問題 不過我稍微翻了這本書後,我覺得感覺也只是把一般共筆上面的條列式的紀錄法變成"有 線條"的條列式 像是這張

想問問看各位前輩覺得這種方法真的會對於醫學知識的記憶還有邏輯有幫助嗎?真的有價 值讓我再多花時間做這樣子的整理嗎?



背東西就直接背就好了 這麼花俏有用嗎? 12/07 22:13
librainsky: 你背唐詩用心智圖有啥用?

聽完瑋男的99乘法 我也覺得直接背就好
12/07 22:14
zackal: 我之前記憶也不是很好。經過大三的解剖微免藥理地獄之後 12/07 23:14
zackal: 自然就過目不忘了。 12/07 23:14
poopoopipi: 記憶不好還能考上醫學系也太強xd 12/08 08:11
ok6080599: 好像挺多人就覺得直接背就好 我一開始也是這樣直接用以 12/09 10:33
ok6080599: 前的方法背 但是我發現我背完都回想不大起來 然後考試 12/09 10:33
ok6080599: 都是班上倒數5啪左右 我才會尋找很多讀書或是記憶法 ( 12/09 10:33
ok6080599: 大概看過二十幾本相關書籍)

自己畫>用別人現成的。收穫90%在畫的過程
心智圖重要的是整理的過程,不過創始人tony buzan是推廣什麼腦力開發,右腦學習法 這些都已經被證明偽科學
DaVinciLai: 的東西.建議你可以看看認知心理學.還有個人覺得咖啡 12/10 15:06
DaVinciLai: 因+茶胺酸效果大於ritalin。但是因為會有耐受性,所 12/10 15:06
DaVinciLai: 以都要算好週期,休息個幾天,效果才不會減退





https://www.ptt.cc/man/ntnuch92c/DBB4/DBEF/DD67/D43/M.1345640651.A.55D.html



國中時從放牛班開始要念書,我自然而然就會在念很熟後,將念的東西 整理成所謂的線性筆記,不過大多屬於將課本、參考書的內容重點、順序 性的抄了下來。等到念更多次、更深入、更熟後,就自然而然會畫成樹狀圖 ,但是都是雜亂、只有我自己看的懂的。那時只覺得這樣寫可以更清楚知道 自己用什麼樣的邏輯來念這一章或這一科。 我也是一直在當了老師十年後,接觸到了「讀書別靠意志力」和「東大特訓班」 才知道原來這叫心智圖或樹狀圖,不過書中介紹的方法,比我自己用的方法更 精準的是,你必需要找出key word,才能寫得更精簡。當我試著把自己以前的 方法加以修正變成比較像書中所說的方法,我發現關鍵在於:這本書你真的看 了多深? 比如說:我看過第三種猩猩、雄性暴力、槍炮病菌與鋼鐵、危險激情、 自私的基因…等等在談繞著相同主題的書時,我再接觸到猿形畢露這本書,雖然 是以不同的觀點來看待相同的主題,我就不會覺得衝突,而會覺得各有所長 ,而做起這本書的心智圖時也不覺得有困難或者不知道如何做,因為那是在我 既有的知識上再去延升或擴張而已。 但是我第一次看教養的迷思時,雖然每個章節都看得懂,但是因為這是一個我 從來沒接觸過的領域(很慚愧,當老師的這領域竟然不熟),看完了這一本書感 覺給我一種很震憾、清新的快感,但是要我馬上寫出他的心智圖,我卻沒辦法, 但是我可以寫成線性的筆記。但是當我參加過這一本書的讀書會、再多看一次、 並且接觸了養男育女調不同、浮萍男孩等等相似系列的書後,我就可以畫得出 心智圖了。 所以在讀書別靠意志力這本書中有提到,覺得畫心智圖很困難的,其實一個原因 是你對這本書、這領域的程度並不那麼深刻,和我個人的經驗是相符的。當然另 一個原因是你可能才剛開始接觸心智圖,所以不熟悉心智圖的運作和畫法,多接 觸幾次,或許即使你不熟悉的領域也可以看過一次就輕鬆的畫了出來(這點我目前 仍然不行…) 那心智圖對於學習上的「記憶」是否更有效率呢?我個人的體會是,並不是記憶, 而是「理解」當一本書或觀念我能畫成心智圖時,代表某程度上已經內化成我 知識的一部分,而不是「記憶」而已,而是真的懂了那一部分。而當記憶轉變成理解, 那就是不容易遺忘且能活用的知識了。也就是說,你想要畫好心智圖,要求的是你 「主動」去讀一本書或文章。這裡的主動指的不是願意拿起那本書,而是不停去思考 「why、how、what」等等的。所以我的體會是,心智圖並不是單純幫助你記憶,更是 提升你的思考能力。 另外我想提的是,我第一份照書上說法畫的心智圖是「k書高手」,(求學階 段那不算,因為沒人教過),但在此之前我是在看完「如何閱讀一本書」後想動筆 畫,發現反而不知從何下筆(可能內容不夠理解),之後上網找到了有人分享他所畫的 ,我去模仿他的畫法,找出我所認同或不認同的地方,加以修改,再加入我的個人看 法後,才畫出讓我滿意的。所以當你一開始不會時,或許參考別人的畫法,但千萬記 得,別只是「照抄」,否則成效不彰。 最後分享我在學生間試用的經驗。本人教理化,在國三復習時,我今年開始加入 心智圖,我會在講一個大主題前,先畫心智圖給學生看,比如說力,我會跨各章節的 內容,如直線運動、兩力平衡、靜力平衡、牛頓運動、圓周運動…等等,學生給我的 反應是,他們從沒想到這些觀念原來是一貫的(拍謝,我學生的程度並不好…別見笑) ,所以我覺得在統整復習上是很有幫助的。另外前面我有發文說我有召開讀書會,上 學習我們便是研討讀書別靠意志力,最後我要我們十二個學生每個人針對自己最強、 最熟悉的一科去寫心智圖,很明顯的是成績最好的心智圖並不一定最好,但是有一定 程度;然後成績不好的,心智圖畫起來key word變成了key sentence,並且在講解時 連自己畫時的邏輯也都講錯、甚至自己也不知道在畫什麼。經過大伙的分享、討論, 大家都可以發現自己不足之處,才能修正自己念書時的盲點。 綜合以上說的,我個人覺得心智圖只要能認真去做,真的在念書上是很不錯的 技巧,只是一開始真的得誠實面對自己的不足,那就能有明顯進步。寫不好或不正確 處,請各位大大鞭小力些,謝謝~



國小記憶不常用 就忘記 




書: 打破大腦偽科學
 

想要想得快、記得牢、大腦潛能全開?你需要更了解自己的大腦!
◆過了學習黃金期就很難學東西──(X)(腦子到老都有可塑性,而且腦區之間的連結性更強)
◆人能同時處理好幾件事── (X)(前額葉皮質一次只能有意識地注意一件事,多工還會效率差)
◆補腦食物多吃有益──(X)(大腦的血腦障壁會擋下大部分的外來物質)
◆玩數獨遊戲可以強化腦力──(X)(訓練單一智能的練習,無法提升整體智力)
◆多開發右腦能提高記憶力──(X)(建構記憶是海馬迴的工作,再說,左右腦也無法單獨開發)

清理神經細胞

人類出生時,突觸連結的數量非常多,神經細胞連結過度旺盛。這些連結中,絕大部分是多餘的,可以說是垃圾連結。從出生後到青春期,這些連結會逐漸受到修剪,只有經常使用的連結會留存下來。這道理有點像被足跡踏出來的小路,走過的人愈多,路就愈穩固、愈寬闊;突觸連結也會因為使用而變得更穩定、更有效率。神經細胞有一套精密的方法來提高突觸的效能。某個突觸的活動如果特別旺盛,就會刺激細胞製造出結構分子,讓突觸變得更大更有效率;細胞也會儲存更多傳導物質,並製造更多促進傳導物質傳遞的蛋白質。簡單地說,每個強烈的神經脈衝都是細胞強化相關突觸的動力。不用的連結則會愈來愈弱,最後死亡。

千萬不可小看這個精簡化的過程。在20歲以前,人類腦部神經細胞的連結會減少一半,也有不少神經細胞在生命初始時就死亡了。最後只會留下有用、經常用的連結。這個過程會持續一輩子。雖然之後精簡化的過程不如前20年變化那麼大,但是突觸還是得經常活動,才有在腦子裡生存下來的權利。沒有用的累贅會遭丟棄(就像我姊姊不穿的鞋子一樣)。畢竟對細胞來說,用傳導物質養個完整的突觸得付出不小的代價。精簡化可以讓腦子省下不少能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