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是評量學習成果的手段,而非學習之目的;但亞洲 人的升學主義文化,使考試便成了學習之目的。升學主義文 化根源於自利主義,也暗藏著「追求未來經濟價值,故犧牲 現在學習過程」這種對時間的價值觀。
升學主義高漲的社會,往往也是儲蓄率高的社會;這兩者密 切相關。因為儲蓄就是一種「花錢買未來」的行為;同樣也 是犧牲現在的物質享受而追求未來擁有更多。
考試得分,在升學主義文化高漲的國度,會全面採用數量化 的資訊來反映所評量出的學習成果;一旦這套數字評分系統 有缺陷,就會連帶使真正的學習成果資訊遭到扭曲,而使老 師、家長、政府、人民、與學生們,全都誤解了學生真正的 學習成果。
台灣目前的考試制度,完全無法反映出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深 層理解力、實務應用力、和舉一反三的創造力;同時,也無 法評量出學生對於該科目未來的學習成長潛能為何。因此, 也無法評量出學生未來能否真的如家長所希望的那樣「因考 試得高分而出人頭地」。
多數家長只看到得高分的學生進入明星學校後,陸續在社會 上位居要津的表相,就誤以為考試得高分有助於學生未來的 社會地位提升;但其實根據某些專家研究,學歷或課業成績 ,只佔學生未來出社會後事業成就影響因素的約15%,反 而人際關係、人格特質、環境....等等因素遠比成績更 會影響學生日後的社經地位。
是故,那些對子女學業成績過度要求的家長,應該要換個角 度思考,如果自己的小孩減少一點讀書準備考試的時間,拿 去做一些可能對人生更有意義與價值的事情(例如去參加社 團活動、去關心社會議題、去運動、去培養某項才藝、去探 求生命義義、去自助旅行、去認真學習與異性和同性朋友的 相處之道....等等),那樣或許不僅不會損及孩子日後 人生的成功,反而更有助於他日後的人生更加圓滿。
只要不是走上變壞的方向,其實這些無助於考試成績的事情 ,家長都應該要給予鼓勵而非壓抑。
升學主義高漲的社會,往往也是儲蓄率高的社會;這兩者密
考試得分,在升學主義文化高漲的國度,會全面採用數量化
台灣目前的考試制度,完全無法反映出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深
多數家長只看到得高分的學生進入明星學校後,陸續在社會
是故,那些對子女學業成績過度要求的家長,應該要換個角
只要不是走上變壞的方向,其實這些無助於考試成績的事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